江西通志
书名。有明嘉靖四年(1525)林庭㭿纂修本,清康熙二十二年(1682)于成龙纂修本等。其中以清谢旻等监修本较常见。共一百六十二卷。雍正间成书。依据康熙时白潢所修《西江志》旧本加以厘订。广搜博访,订舛正伪,文简事核,厘然有序,于地方志中号为善本。有光绪七年(1881)刊本。
书名。有明嘉靖四年(1525)林庭㭿纂修本,清康熙二十二年(1682)于成龙纂修本等。其中以清谢旻等监修本较常见。共一百六十二卷。雍正间成书。依据康熙时白潢所修《西江志》旧本加以厘订。广搜博访,订舛正伪,文简事核,厘然有序,于地方志中号为善本。有光绪七年(1881)刊本。
书名。清姚之骃辑。四十卷。摘取元明诸书,分门编纂,形式似类书。纂述大抵皆典则可观,所载事实,足补《元史》诸志之缺及列传之所未备。但明代说部浩如烟海,所采自不可能详赅。万历以后,门户交争,所记多不足凭,
1884—1931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字叔野。早年留学日本,结识黄兴。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参与组织同盟会,任会计部长,又赴南洋各地筹建分部。三十三年参加潮州黄冈之役。武昌起义后,力排众议,说
一种整地和中耕方法。锋是一种有尖锐犁镵而无犁壁的农具。锋地主要用于秋收之后,去除草根,保证土壤湿润,便于整地。《齐民要术》指出,速锋之地“地恒润泽而不坚硬”。用于坚垎之地,锋而后耕,牛乃省力。用于出苗
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原属宋元研究唐诗用语,时限划分并无定论。如元杨士弘《唐音》以唐初至开元(618—712)为初唐,开元至大历(713—765)为盛唐,大历至大和(766—835)为中唐
又名牛渚矶。相传商贾采石于此得名。在今安徽马鞍山市南长江东岸,为牛渚山突出长江中而成。江面狭小,形势险要,自古为江防重地。《资治通鉴》:隋开皇九年(589),伐陈,“韩擒虎将五百人自横江宵济采石”,即
1826—1907一译包约翰。英国人。安立甘会主教。清咸丰三年(1853)来华,在上海、杭州、绍兴等地传教。十一年被英使馆参赞威妥玛推荐为北京同文馆第一任英文教习。同治四年(1865)为英驻华使馆牧师
书名。亦名《慈溪黄氏日抄分类》。南宋黄震撰。九十七卷。前六十八卷,系阅读经、史、子、集诸书札记;卷六十九以下,收录奏札、申明、公移、讲义、策问、书、记、序、跋、启、祝文、祭文、行状与墓志铭。初刻本梓行
丛书名。清乾隆朝官修,永瑢领衔编撰,总纂官纪昀。自乾隆三十八年(1773)开设四库馆起,至五十二年缮写完毕,历时十五年。全书将古代重要典籍完整抄录,分编于经、史、子、集四部,四十四类之下,共收图书三千
官名。汉承秦置。属廷尉,秩千石。东汉减为六百石。《后汉书·百官志》本注曰:“掌平决诏狱。”
书名。清顾深撰。一卷。咸丰十一年(1861)秋,太平军从浙江平湖至金山,顾深被俘,用为先生,后得间脱归。1935年姚光摘其日记手稿中记述在太平军中诸事者录为此编。于太平军悬挂安民旗、首领忠厚待人、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