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
泛指长江以南地区,但各时代的含义有所不同:春秋、战国、秦、汉时一般指今湖北的江南部分和湖南、江西一带;近代专指今苏南和浙江一带。
泛指长江以南地区,但各时代的含义有所不同:春秋、战国、秦、汉时一般指今湖北的江南部分和湖南、江西一带;近代专指今苏南和浙江一带。
官名。周代置。一说商代已置。史官,掌藏国家图籍。《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周守藏室之史也。”司马贞索隐:“守藏史,周藏书室之史也。”王谟辑《世本》宋衷注:“彭祖姓篯名铿,在商为守藏史,在周
后(後);914—934即李从厚。五代后唐皇帝。公元934年在位。明宗李嗣源第三子。生于太原,小字菩萨奴。长兴元年(930)封宋王,移镇邺都。明宗死后即位,改元应顺。因软弱无能,军政大权旁落枢密使朱弘
北宋庆历八年(1048),侬智高起兵,在安德州(治今广西靖西安德)建立的国号。
书名。清程瑶田著。二十一种,四十七卷,另附所辑《嘉定赠别诗文》一卷。其中《仪礼丧服文足征记》订正郑玄《仪礼注》之失;《禹贡三江考》驳辨以《禹贡》扬州“三江”为三条水之说;《宗法小记》、《考工创物小记》
在今山西临汾市北高河村北涝水(一名高梁水)上。《北齐书·高阿那肱传》:隆化元年(576),齐、周相持于晋州,“肱谓齐后主曰:不如勿战,却守高梁桥”,即此。
1217—1286元女真人,字辅之。太宗十年(1238)考试儒士时中选,教授赵州(今河北赵县)。宪宗元年(1251),忽必烈(世祖)立邢州安抚司,擢为判官。后升京兆宣抚司郎中。九年,随忽必烈南下。世祖
春秋晋邑,有离宫。在今山西沁县南。《左传》成公九年(前582):“郑伯如晋,晋人讨其贰于楚也,执诸铜鞮”,即此。后置县。
①秦置。属长沙郡。西汉高帝五年(前202)属长沙国。元朔五年(前124)封长沙定王子买为舂陵侯,改属桂阳郡。元鼎六年(前111)又改属零陵郡。治今湖南宁远县东北,因舂溪为名。初元四年(前45)买孙仁徙
1092—1137宋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字安老。宣和初,以上舍生入仕。建炎二年(1128),为右正言,以论事忤执政,通判明州。绍兴初,镇压湖南、湖北农民起义。不久,升直龙图阁、知建康府。奏上《东南
亦作必约。清代窝泥(今哈尼族)的一支白窝泥的别称。服饰尚白。分布在宁洱(今云南普洱)、他郎(今墨江)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