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佃
一种时间长久之租佃形态。产生的年代较早,明清两代盛行于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等省。佃户出银与田主,书立租约,世代承耕,不容田主改批,不许他人租耕。
一种时间长久之租佃形态。产生的年代较早,明清两代盛行于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等省。佃户出银与田主,书立租约,世代承耕,不容田主改批,不许他人租耕。
唐人。居于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泗州(今江苏盱眙北)间。有谋略。初隐居乡里,庞勋攻占徐州,迎为上客。为义军草表朝廷求旌节,面授攻取天下之策。建议庞勋赦囚徒,据扬州,北收兖(今属山东)、郓(今山东东平
官名。南朝梁置。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九班,拟扫狄将军等号。大通三年(529)定制时罢。
唐代左右补阙之俗称。
西汉置。治今河南郸城县东北宁平。属淮阳国。东汉属陈国。西晋废入苦县。《资治通鉴》:西晋永嘉五年(311),“石勒率轻骑追太傅(东海王)越之丧,及于苦县宁平城”,即此。
东汉北海剧县(今山东昌乐西)人,字叔辅。初仕州郡,迁涿县令,冲帝、质帝时,举为九江都尉,与冯绲等镇压扬州地区范容、马勉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旋拜中郎将,督扬、徐二州军事,镇压广陵人张婴领导的农民起义。后
晋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字道玄。荀藩子。解音乐,善谈论。辟赵王伦相国掾,迁太子洗马。长沙王又以为参军,成都王颖用为中舍人。渡江后,元帝以为军咨祭酒。太兴初,拜侍中。与尚书令刁协婚亲,时协执政,欲以
奴婢免为平民者。《汉书·霍光传》:“取诸侯王、列侯、二千石绶及墨绶、黄绶以并佩昌邑郎官者免奴。”颜师古注:“免奴谓免放为良人者。”
清乾隆四十年(1775)分凤县置。治今陕西留坝县东南。属汉中府。嘉庆十三年(1808)移治今留坝县。1913年改为县。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改义川县置。治今湖北汉川市西北刘家隔。熙宁四年(1071)省,元祐元年(1086)复。绍兴五年(1135)又省,旋又复。属汉阳军。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徙治今市。属汉阳
明辽东都司开元城诸关之一。在今辽宁开原西庆云堡北。有官军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