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盐
明代各盐场堆放残剩之盐。因年久经风雨消蚀,常以低价开中。权豪势要则以此为名,夹带好盐,牟取暴利。
明代各盐场堆放残剩之盐。因年久经风雨消蚀,常以低价开中。权豪势要则以此为名,夹带好盐,牟取暴利。
紫一作子。北宋大理人。白族。政和六年(1116)十二月二十三日,奉大理国主段和誉(正严)命为进奉使,与副使李伯祥等入宋,途经湖南、湖北诸地,访求中原文物,遍谒诸生。七年二月,至汴京贡良马、麝香、牛黄、
①战国韩哀侯二年(前375)灭郑,并其国,韩因徙都郑(今河南新郑),故韩王亦称郑王。②辽代封爵。耶律隆祐、萧惠、萧虚烈、萧革、耶律淳等先后受封。③金代封爵。次国一字王号。刘筈、完颜永功、完颜永蹈等先后
?—1358元东平(今属山东)人,字继志。王构次子。曾任淮西廉访司佥事。文宗时以通事舍人预修《经世大典》。顺帝时为监察御史,出为四川廉访司副使。至正十八年(1358),领兵与大宋红巾军李喜喜部战,被俘
?—400十六国时赵郡(治今河北高邑西南)人。初为后凉敦煌太守。后以郡降北凉主段业,署为沙州刺史。久官敦煌,曾于州南征发居民开渠溉田,号为孟敏渠。及卒,葬于州。
官名。清代前锋营之职官。额定八员,左、右翼各四员,由统领于前锋校内选充。佐前锋参领掌分辖营众。
地名。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今南京)后筑于钟山第三高峰上,作为城防要隘,拱卫天京。清同治三年一月二十一日(1864.2.28)为湘军攻陷。
北宋淳化五年(994)升上杭场置。杭同航,因自县而上可通小舟;自县而下有鱼矶间隔,舟楫不通,故名(《大元大一统志》)。治今福建永定县东北。属汀州。其后县治几经迁徙,天圣五年(1027)迁今上杭县北中寮
1854—1927江苏宝山(今属上海)人,初名安曾,更名钟珏,字瑟斋,号且顽。优贡出身。曾任广东地方官吏十年,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因支持民众反对法国侵占广州湾被革职。二十九年起任江南制造局提调,
太平天国军队自总制、监军、军帅、师帅、旅帅、卒长至两司马之称呼。从总制至两司马各级带兵官为军中正职官,办理军中事务者称军中杂职官,亦称军中典官。
?—前314战国时燕将。燕王哙将君位禅让相国子之。子之行王事三年,他联合太子平起兵反叛,构难数月,死数万人。他与太子平为子之攻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