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识
即“榜式”。
即“榜式”。
西魏大统三年(537)九月,东魏丞相高欢率大军二十万攻西魏,自壶口(今山西洪洞东南)经蒲津(今山西永济西蒲州)渡河,军于许原(今陕西大荔西)之西。西魏丞相宇文泰率兵万人从弘农(今河南灵宝南)退入关中渭
向商贾征收之赋税。《汉书·景十三王传》:“赵王擅权,使使即县为贾人榷会。”王先谦补注:“总计贾人财物而征榷之,故曰榷会。”一说为具有垄断权之牙商,见《汉书·景十三王传》颜师古注引韦昭曰:“平会两家买卖
明代督运漕粮官员乘坐的官船。初制,提督运粮官员准许占用运粮浅船一只,但须仍量带官粮。后多就粮船起造官仓、茶亭,占为专用,更有以站船、红船等改制者,屡禁不止。
官名。东晋、南朝置。初,晋永和三年(347)因仇池氐杨氏称藩于晋,遂拜杨初为使持节、征南将军、雍州刺史、平羌校尉、仇池公。后成为仇池氐杨氏专有,其统治者多兼领之。
即谶书。谶为方士、巫师和儒生等制作的以隐语为形式预决吉凶之宗教预言。因附有图,故称为图谶或图录。如《易纬·乾凿度》载有“四正、四维,皆合于十五”之图,宋刘牧认为是河图,朱熹和蔡元定认为是洛书。图谶盛行
东汉庐江(治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字元放。曹丕《典论》称其知补导之术。曹操恐其惑众,招致麾下,以为军吏(见曹植《辨道论》)。方士葛玄师事之,受《太清丹经》三卷,《九鼎丹经》、《金液丹经》各一卷。
书名。北周萧圆肃撰。四卷。编年体。记述南朝梁侯景之乱。已佚。
?—1899清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字季和。咸丰进士。累官内阁学士、督顺天学政。光绪十年(1884)时议筑铁路,他痛陈铁路有八害。光绪帝责其诞妄,降三级。两年后,筑铁路议再起,复上疏阻止。十八年授大
明扬州江都(今属江苏)人。袭父许宁职为羽林前卫指挥使。武会举第一,以副总兵协守宣府(今河北宣化)。正德六年(1511)参与镇压刘六、刘七起义,进都督同知,留京师,与江彬侍帝左右。升左都督,封安边伯,赐
即“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