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楚方城

楚方城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之长城。楚“方城”之称始见于《左传》、《国语》。《左传·僖公四年》屈完曰:“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国语·齐语》记齐桓公“遂南征伐楚,济汝,逾方城,望汶山”。韦昭注:“方城,楚北之阨塞也。”《左传·襄公十六年》:“楚师败绩,晋师遂侵方城之外。”其可考之大致走向是,西南自今邓州市东北境,沿湍水东岸北上,入今内乡东北境与今南召西北境,继折向东,沿伏牛山脉南麓伸至今鲁山东南境,遂转向东南,入今叶县与方城交界地,东行,至今舞阳境折向南,入今泌阳境,由此转向西南入唐河境,总长近千里。一说此长城北段,即伏牛山南麓一段,实依山为险,未筑城墙。其东、西两段系就地取材,以土、石构筑。据实地考察,在今叶县与方城间大吴口附近仍可见土、石长城遗迹,东西走向,垣有南北两重。或说方城非一时所修,鲁山以东部分筑于春秋时期,鲁山以西部分扩建于战国楚顷襄王初年。

猜你喜欢

  • 送诗片

    清代科举考试中舞弊手段之一。殿试及京官考试试差前,有人预先推测某官可派阅卷,则先呈上本人字体,以便识别。待考试毕,当即书写前四句飞递朝房中所曾托情之人,谓之送诗片。清政府曾下令禁止。清末,科举废除,然

  • 莘王

    金代封爵,小国一字王号。海陵王时,耶律怀义受封。

  • 通仕郎

    官名。北宋崇宁二年(1103)置为选人阶官,取代旧官县令、录事参军。政和六年(1116)改为从政郎,同时将假承事郎、承奉郎改为通仕郎,相当于试衔与斋郎,授予初与官者。通市监 见“互市监①”。

  • 军机大臣

    官名。俗称大军机、枢臣。清军机处主官。无定额,分用满、汉员,由大学士满、汉各一员为首领,称“领班军机大臣”。皆系兼差,仍保留原职的实缺。又因军机处为内廷之特设机构,官无专缺。故入值军机之员,亦称军机处

  • 泉子湖

    在今湖北钟祥市东。《续资治通鉴》:南宋咸淳十年(1274),元军趣郢州,宋守将张世杰力战,元军舍郢而去,宋将“赵文义帅精骑二千追之。巴延、阿珠还军迎击之,及泉子湖,文义力战而败”,即此。

  • 镇国公

    爵名。清代宗室封爵有奉恩镇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又,清廷对蒙古贵族之封爵亦设镇国公,为第五等。列贝子下,辅国公上。

  • 蛮书

    又名《蛮志》、《云南志》、《云南记》、《南蛮志》、《南蛮记》、《南夷记》等。书名。唐樊绰著。十卷。绰,唐懿宗咸通时为安南经略使蔡袭幕僚,任安南从事。咸通四年(863)成书,次年上献。分别记述云南界内途

  • 职状

    见“职令状”。

  • 人代纪要

    书名。明顾应祥撰。三十卷。因“纪代以人,纪人以要”,故名。起自帝尧甲辰,终于朱元璋吴元年(1367)。先记甲子于上,然后记事,虽无事亦必书甲子。其帝王系统记即位改元、禅继放伐等,其次为礼、乐、刑、政大

  • 甲寅元历

    历(曆)见“元始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