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弱
春秋时夷潍(今山东高密)人。齐国大夫。晏婴之父。事顷公、灵公。灵公时受命筑东阳城(今山东临朐东),以逼莱国。灵公十五年(前567),齐灭莱,莱君奔棠邑(今山东平度东南)。他奉命率师灭棠邑,杀莱君。卒谥桓子。
春秋时夷潍(今山东高密)人。齐国大夫。晏婴之父。事顷公、灵公。灵公时受命筑东阳城(今山东临朐东),以逼莱国。灵公十五年(前567),齐灭莱,莱君奔棠邑(今山东平度东南)。他奉命率师灭棠邑,杀莱君。卒谥桓子。
1859—1928清满洲正白旗人,字午楼。早年毕业于同文馆,后赴德国学军事。光绪十年(1884)归国。两次派为使德大臣。历任贵胄学堂总办、江北提督、陆军部右侍郎、尚书、军咨大臣。武昌起义爆发后,带兵前
唐律第十篇名。指不便归为一个类型的犯罪行为。如国忌作乐,私铸钱币,城内走马,负债不偿,错认良人为奴婢,侵街巷道路,犯夜,奸罪,私造度量衡器等,皆受相应刑罚。共六十二条。战国魏李悝《法经》中即有杂法,北
幾)(921—979北宋初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字亚之。后周显德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许、宋二州从事。宋太平兴国初,为左赞善大夫、直史馆。累迁左补阙、知制诰。常欲追补唐武宗以来实录,访求遗事,孜
即“石门集”。
1629—1709清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字锡鬯,号竹垞,又号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凤亭长。早年与山阴祁氏兄弟(班孙、理孙)交往,结客谋恢复。事既不成,远游四方,南至岭南,北出云
元末明初吉安(今属江西)人,字以制,号葛溪。元时屡拒礼聘,隐居太行黄华山二十八年不仕。明洪武四年(1371)归江西,年已六十余,寓居临川以终。著有《庚申外史》等。
又称《三皇内文》、《三皇经》,全称《洞神三皇经》。道教书名。为《天皇文》、《地皇文》、《人皇文》之合称。分《小有三皇文》及《大有三皇文》二种。“小有”本传为三国时帛和于西城山石室中视壁三年所得,原为篆
书名。北宋王禹偁撰。一卷。书成于真宗初年。补叙薛居正《旧五代史》记事避嫌漏略共十七事。包括后梁三事,后唐七事,后晋一事,后汉二事,后周四事。皆辨正精严,足补史阙。欧阳修《新五代史》多用其说。有汲古阁本
负担国家赋役者。北朝时丁男、丁妇、奴婢课征租、调、役者,为课口。隋唐时,凡成丁男子非官员、奴婢、部曲、客女、笃疾、废疾者都须纳租庸调,称课口。建中以后,两税法实施,官员亦须纳税,入课口之列。
当*轵道之险,故名。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北,“太行八陉”的第一陉,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九年(394),“燕主垂顿军邺西南,月余不进。西燕主永怪之,以为太行道宽,疑垂欲诡道取之,乃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