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安达礼
清蒙古正白旗人,西鲁特氏。祖籍科尔沁。天命年间归降后金,袭父职游击兼牛录额真。历官兵部侍郎、正白旗蒙古都统、兵部尚书等。崇德三年(1638)从皇太极攻明。顺治元年(1644)参与镇压李自成起义军。三年又从多铎攻蒙古苏尼特部腾机思,获胜。十一年率师抵御俄罗斯侵略军。次年败之于黑龙江,授理藩院尚书。十六年以安南大将军驻荆州,旋即率师东下进击郑成功。次年再任兵部尚书。后调吏部。康熙六年(1667)引疾致仕。
清蒙古正白旗人,西鲁特氏。祖籍科尔沁。天命年间归降后金,袭父职游击兼牛录额真。历官兵部侍郎、正白旗蒙古都统、兵部尚书等。崇德三年(1638)从皇太极攻明。顺治元年(1644)参与镇压李自成起义军。三年又从多铎攻蒙古苏尼特部腾机思,获胜。十一年率师抵御俄罗斯侵略军。次年败之于黑龙江,授理藩院尚书。十六年以安南大将军驻荆州,旋即率师东下进击郑成功。次年再任兵部尚书。后调吏部。康熙六年(1667)引疾致仕。
满语音译。即“包衣佐领①。”即“家内牛录”。参见“内牛录”。
书名。北宋胡旦撰。四十三卷。旦以薛居正《五代史》褒贬失实,撰为此书。天圣五年(1027)献上。已佚。
明广东南海(今广州)人,字葵孺。万历进士。授知县。天启时任佥都御史,巡抚应天。不附魏忠贤,称病去职。崇祯十一年(1638)官至户部尚书。十五年免,不久病死。工书画,善诗文。著有《抚吴疏稿》、《抚漕疏稿
或译伙尔、货儿。藏语音译。藏族对居住在西藏北部及西藏以北地区游牧民族的泛称。吐蕃“藏汉字书残卷”曾用以指回鹘,或泛指宋末及元代西北地区游牧诸族;宋“萨班劝降书”用以指蒙古;明“西番馆杂字”、清《五体清
?—835唐绛州翼城(今属山西)人,本姓鱼,冒姓郑氏,时号鱼郑。出身寒微,始以医术游于长安权豪之家。元和末,依李愬,累从襄阳、徐州幕府,愬荐于监军王守澄,得其赏识,携之入长安,颇重用之,朝臣亦多趋附。
即常赋。指封建政府常规之赋税。
十六国时成汉李氏封爵。西晋永宁元年(301),巴氐族首领李特在蜀地领导流民起义。光熙元年(306),其子李雄称帝,都成都。东晋咸和八年(333)尽有南中之地,遂封堂弟李寿为建宁(郡名,治今云南曲靖西)
元代蒙古语党项一词的音译,兼指党项人及其所建的西夏国。《元朝秘史》译出蒙古语复数语尾,作唐兀惕或唐忽惕。西夏领土主要在黄河以西,汉籍称河西,自蒙古语转译,又作合申。元于此设甘肃行省。元代唐兀人仍保留固
?—1215金泰安(今属山东)人。初投杨安儿红袄军抗金,率部转战淄(今山东淄博南)、忻(今临沂)等州。贞祐二年(1214)杨安儿失败后,屡拒招降。三年,金军攻破大沫堌,负伤被俘,遇害。余部由霍仪、彭义
即“和礼霍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