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之道
西周文王、武王治国之主张与功业。《论语·子张》:“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朱熹注:“文武之道谓文王、武王之谟训功烈与凡周之礼乐文章皆是也。”
西周文王、武王治国之主张与功业。《论语·子张》:“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朱熹注:“文武之道谓文王、武王之谟训功烈与凡周之礼乐文章皆是也。”
书名。清梁诗正等编。四十卷。书成于乾隆时,著录清宫所藏的古代铜器一千五百二十九件,皆摹绘其形制、款识。附《钱录》十六卷,著录历代钱币五百六十七枚。此书体例摹仿《博古图》,但所收伪器颇多,绘图不注比例,
商办企业。粤路原由官办,后由广州总商会、九善堂等倡议商办,咨明商部立案。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四月公司成立,即从两广总督衙门接管有关一切事宜。公举郑观应为总办,黄景棠为副办,许应鸿、周麟逑、左宗藩
1874—1909清云南昆明人,字秋帆,号思复。光绪二十九年(1903)留学日本,入振武学校,习军事。三十一年加入同盟会。次年回昆明,任体操学校监督,并倡设公学,宣传革命。后调腾越巡防营管带,在腾越谋
官署名。南宋养马机构,又称御前马院,掌御前良马。设副知、手分等领其事。
隋唐时靺鞨七大部之一。位居最南,地处徒太山(一称太白山,今长白山)北,依粟末水(今松花江),南与高丽为邻,西接契丹,大体分布于以今吉林市为中心的松花江中游地区。颇受内地与高丽文化影响,社会发展较快。胜
契丹遥辇氏八部之一。与涅剌部为兄弟部落。辽设节度使,属东北路招讨司。
十六国后燕慕容熙年号(401—407)。凡七年。
明清土家族地区土司下属管理村寨之头目称舍把。永顺、保靖司境内舍把负责派遣夫役,征收钱粮。容美司则将不当差而编入各旗的人概称舍把。
①即“横班”。②宋代常朝以外遇休假达三日以上,文武百官毕集内殿朝见皇帝,称“横行”。
辽属国名。设有辖戛斯国王府。耶律大石西行时,曾征其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