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齐邑。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北。《公羊传》襄公十九年(前554):“诸侯盟于祝阿”,即此。《左传》作“督扬”,《春秋》作“祝柯”。西汉置祝阿县。
屋顶形式。又称元宝脊。屋顶前后坡相接处不用脊而做成弧形的曲面。梁架结构为月梁上承托两个脊檩,檩托曲形的蝼蝈椽(又名罗锅椽、项椽)。常用于悬山和硬山两种屋顶,亦有用于歇山顶者。
清末义和团运动期间天津军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战役。紫竹林原为天津城东南海河西岸一小村名。咸丰十年(1860)天津开港后,法国强划租界地于紫竹林,其旁为英、美租界。至九十年代末,德、俄、日又在海河两岸划定
官名。唐贞元二年(786)置,为右监卫长官,一人,从二品,位大将军上。掌宫城诸班门禁卫及门籍,行幸,则率属下于衙门监守。北宋置为环卫官,无定员,无职掌,多以宗室为之,亦用以为武臣赠典或武官责降散官。元
①官署名。北魏始置,隋代以后为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掌管五礼之仪制及学校贡举之法。北魏始有礼部,王䛯曾任礼部尚书,然其制不详。 西魏置,大统十二年(546)为尚书省十二部之一。后建六官府
书名。清毛奇龄撰。八卷。《古文尚书》自朱熹、吴棫以来,皆疑其伪。至阎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证》,条举诸家之说而论证之,以辨其伪,遂成定论。奇龄乃作是书以驳之。分《总论》、《今文尚书》、《古文尚书》、《古文
书名。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三十八。李光涛等编,1959—1975年间于台北出版,共三辑。本书选自该所所藏清内阁大库残档。初集内容为明宣德二年(1427)至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的诏敕
又名东观。南朝学府之一。宋明帝泰始六年(470),以国学废,初建总明观,置祭酒、访举各一人,分儒、玄、史、文四科,每科置学士各十人。一说分儒、玄、史、文、阴阳五部学,学士二十人。大体为元嘉四学之旧。齐
见“开国伯”。
刑罚名目。将罪犯强迫遣送到边远地区的刑罚。秦汉时有迁徙流放之刑,即将罪犯放逐到边远地区,主要是巴蜀。至隋,定为五刑之一。《隋书·刑法志》载北齐刑律云:“二曰流刑,谓论犯可死,原情可降,鞭笞各一百,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