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西可汗
见“移涅可汗”。
见“移涅可汗”。
书名。原名《前清一代中国思想界之蜕变》,又名《中国学术史第五种》。近人梁启超撰。一册,三十三节。分启蒙期(顾炎武、胡渭、阎若璩为代表)、全盛期(惠栋、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为代表)、蜕分期(康有
①北宋元丰改制前孔目房、吏房、户房、兵房、礼房、刑房,改制后门下省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工房的合称。②明清中央及地方官署中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工房的合称,为书吏办事机构。
书名。又称《唐高僧传》。唐道宣撰。三十卷。续梁慧皎《高僧传》而作。体例一仍其旧,故名。又称书成于贞观十九年(645),后有增续。记事起梁初,止唐麟德二年(665)。正传收四百八十五人,附见二百十九人。
官名。隋代置,掌统宗人侍卫太子,员各一人,正四品上。大业三年(607)改为太子左、右武侍率。唐武德五年(622)复置,为左、右宗卫率府长官。龙朔二年(662)改名为太子左、右司御率,神龙元年(705)
古代对未到纳税服役年龄男、女之称谓。亦有专指未成年男子者。未成丁之年龄,历代不同,汉初曾定二十三岁为成年,后多为二十岁。清代规定,男子十六岁至六十岁为人丁,十六岁以下为未成丁,不缴纳丁银,不承担徭役,
书名。小亚美尼亚国王海屯一世(Hethum I,1226-1269年在位)往返蒙古宫廷的行程录。1244年海屯归附蒙古,后奉拔都之命入朝,1254年离其都城息思(今土耳其南部科赞),先至拔都宫廷。5月
1800—1878清江苏仪征人,字椒云,别号时晴斋主人。道光进士。尝为山西朔平知府,历福建、陕西、四川、甘肃、河南、直隶、江西等省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署理巡抚等职。同治四年(1865)被劾革职
①加官。南朝甚重帖职,谓之带帖,视本官之轻重及其人之门资高低而加领他职,使望实相当,并注意文武相配。宋、齐时,吏部尚书一职,较昔为轻,遂不加常侍,而帖以骁骑或游击。侍中领右卫将军,则谓之望实优显,侍中
元枢密院所属军屯组织。府二,分掌斡端、别失八里回还汉军及大名、卫辉新附军,迤东回军屯田。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始置。秩从三品,两府置达鲁花赤、万户、副万户各一员。下设千户所。
即“刘禹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