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抽捐

抽捐

清代临时性财政措施。分捐纳、捐输两种。捐纳,即向政府交纳一定银两,政府授予各种荣誉虚衔和实职。清初曾屡开捐纳,筹措饷银。乾隆十年(1745)始有经常性捐纳,捐例亦分暂行事例与现行常例两种。鸦片战争后,京官自郎中以下,外官自道台以下,均可捐纳,政府亦将捐款纳入正项财政收入。捐输,即因筑城、水利或赈灾等原因,要求商民捐献银两,以资国用。名曰自愿,实则强制。

猜你喜欢

  • 侯挚

    ?—1233金东平东阿(今属山东)人,字莘卿,初名师尹,因避讳改名。明昌进士。宣宗迁汴(今河南开封),任太常卿,行尚书六部事,筹措诸军粮饷。寻拜参知政事,行尚书省于河北。贞祐四年(1216),擢尚书右

  • 后乐堂集

    后(後)书名。清陈玉澍撰。十九卷。陈氏除研经外,对时务也颇留心。故集中有不少涉及清末时事及主张变革的文字。有光绪二十五年(1899)、二十七年刊本。

  • 岳麓山

    一名麓山,又名灵麓峰。在今湖南长沙市湘江西。为南岳衡山北麓,故名。北宋开宝中于山下抱黄洞建立书院,天禧中真宗赐名“岳麓书院”,为全国四大书院之一。

  • 谢陛

    明歙县(今属安徽)人,字少连。著有《季汉书》。

  • 巴公原

    在今山西晋城市东北巴公镇附近。据《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元年(954),北汉主南侵,以中军陈于巴公原,周主大败汉兵,即此。

  • 周祯

    明应天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字文典。元末流寓湖南。朱元璋灭陈友谅,用为江西行省佥事。历大理寺卿,与李善长、刘基等编定律令。洪武元年(1368)任刑部尚书,改治书侍御史。次年出为广东行省参政。三年召为御

  • 苹湖笔记

    书名。著者佚名。稿本。作者以日记形式记清咸丰三年(1853)至十一年间太平军与清军在镇江、丹阳、金坛等地争战情况,并涉及苏州、扬州、杭州等地战事。收入《江浙豫皖太平天国史料选编》。

  • 强公渠

    水渠名。在唐关内道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西南。强循为雍州司士参军时,以华原无泉,人畜多渴死,乃凿渠溉田,一方利之,因号强公渠。

  • 蓬莱水城

    亦称备倭城。明代军事建筑。在今山东蓬莱市。洪武九年(1376)创建。城墙平均高7米,底厚12米,顶厚8米,周长2200米。初为土城,万历二十四年(1596)甃以砖石。南有振阳门,与陆路相连。北有水门,

  • 伯夷父

    又作柏夷亮父。相传为颛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