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左曹
官署名。北宋元丰改制置,掌天下户口版籍、农田、税赋、军国财政等事务。以尚书、侍郎主管,下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南宋分户口、农田、检法三案及二税、房地、课利三科,又辖开拆、知杂司。
官署名。北宋元丰改制置,掌天下户口版籍、农田、税赋、军国财政等事务。以尚书、侍郎主管,下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南宋分户口、农田、检法三案及二税、房地、课利三科,又辖开拆、知杂司。
即“神农氏”。
见“除陌钱”。
明土司名。洪武六年(1373)置。治今湖北宣恩县南高罗。属忠建宣抚司。清初为高罗土司,隶施州卫。雍正十三年(1735)废。
1252—1296元蒙古兀良合氏,原名帖木儿。大宗正府也可札鲁忽赤哈丹之子。早年为元世祖宿卫,后随堂兄阿术攻下襄、樊(今湖北襄樊)。至元十一年(1274),从阿术渡江,取鄂州(今湖北武汉武昌区),败宋
唐仪凤二年(677)置。驻地在今青海西宁市东南。永隆初,河源军使黑齿常之为防御吐蕃,置烽戍七十余所,屯田五千余顷于此。乾元初地入吐蕃。大中初吐蕃内乱,尚婢婢驻军河源以拒论恐热,即此。
唐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工八分、小篆,兼通字学。作字落笔,规矩严整。玄宗时任集贤院学士。天宝三载(744),玄宗下诏改《尚书》之古体文字(即西汉之隶古定体,敦煌发现《尚书》残本多此体)为唐时通用之“今
木梁桥。位于今陕西西安东北五十里。《史记》:汉景帝前五年(前152)三月作阳陵(在今高陵县境)渭桥。司马贞索隐云:渭桥有三,通咸阳路者曰西渭桥,通东陵路者曰东渭桥,在长安城北者曰中渭桥。灞水合渭之地有
①铨选制度。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因桂、广、交、黔等州都督府土人首领任官简择,未得其才,始四年一度,遣强明清正、五品以上官充使前往选补,御史同往注拟;有应任五品以上官者,选补使与所管都督府具条奏闻。
明代往来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商船。多运载中国商货赴日本出卖,如景德镇之瓷器,湖州之丝绵,松江之棉布、漳州之纱绢,杭州之席、扇、脂粉、金银箔等,皆为该国所需,贩卖者可获厚利。
苏州的别称。因城西阊门外旧有金阊亭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