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偶可社句可汗
即“婆罗门”。
即“婆罗门”。
1857—1927美国人。北长老会传教士。先后毕业于汉密尔顿学院和纽约协和神学院,曾获神学博士学位。清光绪八年(1882)来华,在山东烟台、济南传教。二十年至北京。次年加入强学会。同恭亲王奕訢、李鸿章
书名。又名《见闻随笔》。清王文鎔撰(原稿署鹤湖意意生编)。稿本。记作者于咸丰三年(1853)至十年在浙西及苏南见闻,尤详于癸丑年(1853)。是书记太平天国定都后苏浙两省农民抗租斗争风起云涌、官僚地主
十六国时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人。鲜卑族。南燕慕容德元年(398),拜中军将军,封为南海王。次年,任兖州刺史。结怨于德侄超,及超即位,为征南将军、都督徐兖扬南兖四州诸军事。然不敢赴奔德丧,常慎祸至,
书名。无编撰人。抄本。汇辑太平天国时期清方人员笔记、信札、禀谕、探报、歌谣等,大都为身临其境者所记,篇目有《粤西桂林守城记》、《太仓蔡刺史退贼守城记》、《镇江见闻录》、《孙亦恬金陵被难记》等。收入《太
仆(僕)清太仆寺之牧马场地。太仆寺左翼牧厂在张家口东北喀喇尼墩井,东西三十里,南北五十里。太仆寺右翼牧厂在张家口西北齐齐尔罕河,东西五十里,南北六十五里。皆官地,禁买卖、盗种。
明代工部营缮司所属料场之一。明初设于北京朝阳门外。贮存木材,兼为造作工场。额定守宿巡逻夫二十名。
①宋代士名。政和八年(1118)置,以赐在学选人,从五品。②道士封号。明代置。并有加太常寺卿、礼部尚书及宫保等衔者。为一时殊荣,非常制。
①春秋申地,后属楚。在今河南南阳市北。《左传》僖公六年(前654):“蔡穆侯将许僖公以见楚子于武城”;襄公九年(前564):“楚子师于武城,以为秦援”,并即此。②春秋晋邑。在今陕西华县东。《左传》文公
官名。三国蜀、吴皆置。统军营事务,将军不在时,代行其职务。
黎语。原为对老人的尊称,后随社会阶级分化,渐演变为对上层人物的称呼,如被称为“大奥雅”者,即系指有财富及权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