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常遇春

常遇春

1330—1369

明凤阳怀远(今属安徽)人,字伯仁。臂长善射,勇力绝人。元末从刘聚起事,至正十五年(1355)投朱元璋,历官总管府先锋、都督、统军大元帅、中翼大元帅。攻宁国,中流矢,裹创再战。升行省都督马步水军大元帅。二十三年大败陈友谅于康郎山,转战三日,纵火焚汉舟,湖水皆赤。次年进平章政事,率军包围武昌,逼降陈理。从攻张士诚,以奇兵出其后。论功封鄂国公。吴元年(1367)兴师北伐,为副将,兼太子少保。相继取山东、河南、河北诸郡县。洪武元年(1368)攻克元大都(今北京)。转攻太原,夜劫扩廓帖木儿营,改左副将军。二年与李文忠率师北征,攻克开平。师还病卒,追封开平王,谥忠武。一生为将未曾败北,明初名将称“徐(达),常”。自言能将十万军横行天下,军中有“常十万”之称。

常遇春

猜你喜欢

  • 南亭

    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南。南朝宋泰始二年(466),吴喜军至义乡,孔璪屯兵于吴兴南亭以拒,即此。

  • 王居起

    ?—1232南宋琼山(今属海南)人。黎族。绍定四年(1231)自号南王,率黎族起义军攻临高、澄迈、文昌等地,进围琼州。宋廷调兵镇压。次年夏,被俘牺牲。

  • 南塘

    即横塘。三国吴孙权筑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市)南淮水(今秦淮河)南岸,六朝时为都城南面防守重地。《资治通鉴》:东晋义熙六年(410),卢循攻建康,刘裕守石头城,“出阵于南塘”,皆即此。

  • 泥水

    ①上游即今甘肃东北部的元城川,中游为柔远河,下游为马莲河。《汉书·地理志》北地郡郁郅县:“泥水出北蛮夷中”,即此。②即今湖南东南部洣水。源出炎陵县东南,西北流经茶陵县东北、攸县南,折而西北,至衡山县南

  • 禄父

    即“武庚”。

  • 碗口筒

    即碗口铳。管形火器。为一种形体显得粗短的中型火铳,因铳口部分形似大碗而得名。明洪武年间用铜铸造。铳身由大碗形口部、前膛、药室和尾銎四部分构成。发射大石弹。主要用于水上作战。现出土的此类火铳有几口,藏于

  • 新军政变记

    书名。一题《广东新军叛变本末》。近人刘悲盦编。记宣统二年(1910)同盟会在广州发动新军起义始末。首为纪略,次文牍、报告、供词,末附录《革命党运动章程》、吴宗禹《三日录》。宣统二年以《砭群众报》第六期

  • 栈道

    又称栈阁、阁道或桥阁。中国古代在今川、陕、甘、滇诸省境内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桥连阁而成的一种道路。《水经·沔水注》引诸葛亮《与兄瑾书》云:“烧坏赤崖以北阁道,缘谷百余里,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

  • 加增饷

    明代税课之一。即*饷税中对从吕宋回国商船额外加增之税。商人至吕宋贸易,土人悉以银钱易货,故归商除银钱外,商货甚少。除征其水、陆二饷外,每船更追银百五十两。后因船商负担过重,万历十八年(1590)减至百

  • ①西周封国。姬姓,子爵。始封之君为周文王之子。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前636):富辰曰:“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郜、雍、曹、滕,……文之昭也”;春秋时为宋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