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州
唐置。属邕州羁縻。治今广西崇左县东北。辖境相当今崇左县东北部地区。元属太平路。明属太平府,正德十五年(1520)移治今县东北左州。1912年改为左县。1951年与崇善县合并为崇左县。
唐置。属邕州羁縻。治今广西崇左县东北。辖境相当今崇左县东北部地区。元属太平路。明属太平府,正德十五年(1520)移治今县东北左州。1912年改为左县。1951年与崇善县合并为崇左县。
官署名。元延祐三年(1316)改梵像局置。秩从五品。隶工部诸色人匠总管府下,掌绘画佛像及土木刻削工匠。置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人。
①秦置。治今重庆涪陵区东北乌江口东岸。属巴郡。三国移治今涪陵市西长江畔。东晋后复移还故治。北周废。②北宋宣和元年(1119)以武龙县改名。治今重庆武隆县北,乌江北岸。属涪州。南宋绍兴元年(1131)复
?—前112西汉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字长孺。景帝时,以父任为太子洗马。武帝时为谒者。迁东海太守,治郡好清静,不细苛,有治绩。后召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为人性倨,敢直谏,时称“汲直”。见武帝方召文
水塘名。在唐江南道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东南三十里。有南、北谢塘。武德二年(619)刺史谢元超因隋废塘重置,溉田千顷。
即养子、义儿。唐末代北诸族如同罗、沙陀、契丹、奚等盛行养子制,选骁勇善战者为假子。晋王李克用有义儿军,李嗣本为义儿军使。五代十国时,养子制极为普遍,养子常为亲军骨干,委以重任。如后梁太祖朱温用养子博王
即“李雄”。
本台湾土著番社名,即今苗栗县西南通霄镇驻地。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土官卓介卓雾亚生起事被擒杀于此。
历(歷)中国历史地图集。清末杨守敬等编撰。清光绪四年(1878)至宣统三年(1911)间陆续刊行。自春秋、战国、嬴秦历前汉、后汉、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至明,或一
刑法制度。赎刑方式之一。百官犯轻罪,可判罚一定数目俸金赎罪,所罚金归官府所有。《旧唐书·张荐传》:“(逢吉)罢相,裴度发其事,逢吉坐罚俸。”宋制,一品官每月罚铜钱八贯、二品六贯五百文、三品五贯、四品三
元代诸王封号,授驼纽金印。合伯驸马、火沙知院等先后受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