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乘奉乘
官名。隋唐时置,正九品下,属尚乘局。统领习驭、掌闲、驾士。掌饲养调习御马之法。
官名。隋唐时置,正九品下,属尚乘局。统领习驭、掌闲、驾士。掌饲养调习御马之法。
託)(?—1643清宗室。礼亲王代善次子。初授台吉,屡从征,有军功。天命十一年(1626)封贝勒。天聪四年(1630)因弃永平四城,革爵。八年从代善攻明,封固山贝子。崇德四年(1639)以僭上越分罪,
1010—1063即赵祯。北宋皇帝。1022—1063年在位。真宗子。大中祥符八年(1015)封寿春郡王,天禧二年(1018)封升王,立为太子。乾兴元年(1022)即位,初由刘太后垂帘听政,明道二年(
篇名。作者姓名不详。刊《海事月刊》第五卷,海事编译局编。该篇所谈多为甲午中日海战之掌故,间涉政局。
书名。近人梁启超撰。一册。汇集参与护国运动前后所拟发之宣言、布告、电报、函牍、论文等而成。为护国运动重要史料。1916年商务印书馆刊行。收入《饮冰室合集》时,又附录《从军日记》一种。
即“石牛道”。
罪行名。唐律六赃之一。指用威胁或暴力而劫掠的财物。先用威力而后取财者称“先强后盗”;先窃人财,事觉后始用威力者称“先盗后强”。另以药酒或食中加药,使人饮食后昏迷而取其财者,亦为强盗。唐律规定,强盗不得
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建立政权之前的称号。崇祯十六年(1643)初,李自成据承天府(治今湖北钟祥)时始称。后改襄阳为襄京,李自成进位为新顺王,遂不再沿用。
一名逃之盟。清初抗清秘密组织。约成立于顺治八年(1651),主要成员为苏松地区的汉族士大夫。代表人物有顾炎武、归庄、戴笠、潘柽章等。他们用饮酒赋诗及游山玩水等为掩护,策谋复明,曾维持了十年左右。
即“朱祐橓”。
官制用语。指官员被降职。古时尊右,以左为下,故以此作为降职的代称,其义与左迁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