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宋学

宋学

即“义理之学”。与“汉学”相对。宋初,儒者治经尚守汉唐义疏,庆历后风气遂变,刘敞作《七经小传》,开创义理之学端绪,至王安石《三经义》颁行,废除汉唐传注,义理之学遂兴。元祐间苏轼、司马光等人,排斥王(安石)学,而《伊川(程颐)易传》专明义理,故“宋学”主要指宋代(包括元明)程(程颢、程颐)朱(朱熹)和陆(陆九渊)王(王守仁)两派的*理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总叙》:“要其归宿,则不过汉学、宋学两家互为胜负。夫汉学具有根柢……宋学具有精微……。”宋学内部派别甚多。清代圣祖等帝王提倡程朱理学,又有一些理学名臣,如汤斌、魏象枢、李光地、陆陇其等。编纂各种理学书籍,使清代宗学者络绎不绝。乾嘉时期,汉学、宋学之争,壁垒分明,宋学之名日彰。详见“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及“清儒学案”。

猜你喜欢

  • 重因

    算学术语。筹算乘除捷算法之一种。杨辉《乘除通变本末》所载相乘六法之一,即乘数为二个一位数之积时一种算法。其法是将被乘数与乘数一个因数的积再与另一因数相乘,即作二次*单因。该方法亦适用于乘数为多个一位数

  • 贵贵

    中国古代伦理观念。崇尚地位显贵者,亦即下敬上,臣恭于君之谓。《孟子·万章下》:“用下敬上,谓之贵贵。”

  • 甘薯录

    书名。清陆耀著。一卷。系综合明末王象晋、徐光启(《甘薯疏》)及清陈世元(《金薯传习录》)等人著述编成。内容分辨类、劝功、取种、藏实、制用、卫生等六项。系统记载有关甘薯来源、栽植、收藏等生产技术知识。载

  • 唐三藏

    即“玄奘”。

  • 有秩

    官名。秦汉时掌一乡民政赋役,由郡任命,秩百石。满五千户之乡置,边郡要地不足五千户亦置。其后或置或否,皆依旧俗,无定制。

  • 捐输

    清代出于急公好义之捐赠。凡捐资修葺文庙、城垣、书院、义学、考棚、义仓、桥梁、道路,或捐谷米银两,或如各省盐商、士绅捐出巨款,皆属此类。此外尚有捐马百匹给予记录,运丁三年、多交米三百石给予顶戴之例。政府

  • 花世界

    报纸名。清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初七日(1903.12.25)在上海创刊。日出一小张。以刊载妓院新闻和消闲小说为主,新闻用吴语编写。

  • 翊卫大夫

    武阶官名。北宋政和六年(1116)增置。从五品。

  • 同光刑律统类

    法典名。五代后唐同光时,刑部尚书卢质纂。十三卷。已佚。

  • 大德法王

    乌斯藏僧绰吉我些儿之封号。明正德中,绰吉我些儿充使臣至北京。武宗宠信之,加此封号,使出入豹房,与权幸杂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