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大司空

大司空

官名。(1)相传为周天子执政三官之一。《礼记·王制》:“百官各以其成,质于三官。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以百官之成,质于天子。”(2)即“大司工”。春秋战国晋、郑等国诸卿之一。掌土木工程,参掌国政。(3)《周礼》六卿之一,冬官之长。掌土木工程。西魏末、北周仿《周礼》建六官,复置为冬官府长官,亦称大司空卿。正七命。(4)三公之一。西汉绥和元年(前8),由御史大夫改为此名,秩万石,禄比丞相。置长史等属官,府设诸曹分管具体事务,曹各置掾属。与丞相(大司徒)、大司马并为三公,共同管理政务,不复领侍御史。位虽尊崇,但权移尚书。建平二年(前5),复名御史大夫。元寿二年(前1),又改名为大司空,遂成定制。东汉初因之,建武二十七年(51)去大字,改名司空,历朝不改。唯十六国前赵复名为大司空。(5)明清工部尚书的别称。

大司空印封泥

猜你喜欢

  • 拓跋乞梅

    唐时党项拓跋部首领。唐代宗时为思乐州刺史,入朝觐见。其部族后居庆州(今甘肃庆阳),以其地在陇山(六盘山)以东,故称东山部。

  • 石窌

    春秋齐邑。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南。《左传》成公二年(前589):齐侯以辟司徒之妻有礼,“予之石窌”,即此。

  • 白云霁

    明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字明之,号在虚子。上元冶城山朝天宫道士。天启六年(1626)撰《道藏目录详注》四卷。解题甚为简略。与现存《正统道藏》相较,除标题、卷数稍有不同外,亦有有目无书者。

  • 石国

    古国名。*昭武九姓之一。北魏时称者舌,隋唐时始称石国,亦作赭支、柘支、柘折、赭时。故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见《北史》、《隋书》、《新唐书》之《西域传》。国王石姓,治柘折城。俗信祆教。民以农为主

  • 鼓方叔

    古乐官。名方叔。鼓即击鼓。《论语·微子》:“鼓方叔入于河。”其活动时代有商纣时、周厉王时、周平王时、鲁哀公时等说,多数学者从鲁哀公时说。

  • 湖汉水

    《汉书·地理志》所载的湖汉水,指今赣江干流及其上源贡水;《水经·赣水注》所载的湖汉水仅指今赣江上源的贡水。

  • 考察政治日记

    书名。清末载泽撰。一卷。光绪三十一年(1905)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此书即当时日记,起是年六月奉诏出使,迄次年六月抵京受诏廷对。对日、英、法、比四国的内政、外交、财经、法律、军备等,记述颇详。

  • 颜回

    前521—前490春秋末鲁国人,名回,字子渊,亦称颜渊。孔子学生。家境贫寒,箪食瓢饮,居住陋巷,而不改其乐。为人好学,且“不迁怒,不贰过”。师事孔子,言无不从,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

  • 薛凉格河

    即“薛灵哥河”。

  • 法乐

    见“法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