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录
书名。清魏秀仁撰。抄本,北京图书馆藏。全书分四十二节记清朝与太平天国斗争始末,间述捻军及回民起义事。
书名。清魏秀仁撰。抄本,北京图书馆藏。全书分四十二节记清朝与太平天国斗争始末,间述捻军及回民起义事。
1244—1310宋末元初庆元奉化(今属浙江)人,字帅初,一字曾伯。宋咸淳进士,任建康府教授。后弃职,从事文学。入元后长期不仕,至大德八年(1304)始被荐,授信州路教授,未几又以疾辞。为文清雅,力主
明洪武九年(1376)改德庆府为州。治今德庆县。辖境相当今广东德庆、封开等县地,属肇庆府。1912年降为县。
索桥的一种。以竹索悬挂于两岸当桥。竹索古作“筰”,亦通“笮”。是继藤索桥之后出现的桥。公元前三世纪已有竹索桥,秦取西蜀,李冰造七桥,其一便是笮桥。自《汉书》后的众多古籍图书中,称笮者,均指藤桥或竹索桥
1231—1280元畏兀儿人,字善甫。布鲁海牙子。通经史。年十九岁,入侍忽必烈于藩邸。忽必烈称之为“廉孟子”。从征云南。宪宗四年(1254),为忽必烈京兆分地宣抚使。九年,随忽必烈攻宋鄂州。宪宗死,助
见“摄官”。
官名。(1)即“太中大夫”。(2)金、元、明文散官名。金、元为四十二阶之第十八阶,明为四十二阶之第十六阶。金从四品上;元从三品,宣授;明从三品,加授。
505—589北朝时琅邪沭阳(今属江苏)人。少为道士,隐于长白山、泰山。访知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有人谙熟道家之术,兼通天文、药性,乃从之受学。后隐于琅邪山。北齐文宣帝高洋召见于晋阳。齐亡归周。隋开皇
①吏职名。金设于国史院。又称史馆从事。掌抄写、誊清案牍之事。充任书写须经严格考试。正隆元年(1156)定制,女真书写要具备将契丹字书译成女真字的能力。契丹书写要熟悉契丹大小字,并具备把汉字书史译成契丹
?—357十六国时冯翊(治今陕西大荔)人。苻洪称三秦王时,任为右将军,领右长史。洪子苻健自关东西行入关,他为前锋,所过城邑,无不降附。健即秦天王位,任之为太子太师,封广宁公,又历尚书左仆射、司空。永和
?—1890清四川西充人。咸丰十一年(1861)以勇目投入军营。同治元年(1862)在天洋坪一带镇压太平军。旋隶道员黄鼎军,镇压陕甘各地回民起义军。十一年从陕甘总督左宗棠攻占肃州,并攻略新疆。后驻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