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元炳
清河南固始人,字子建。咸丰进士。先后授翰林院检讨、侍讲、侍讲学士。咸丰十年(1860)后,同团练大臣毛昶熙、道员张曜等人在河南同捻军陈大喜等部作战。同治十年(1871)署湖南布政使。十二年授湖北巡抚。次年调江苏巡抚。在任期间,奏请变通捐例补缺办法,截漕抚恤灾民,疏通河道,以工代赈。后署两江总督,兼江宁学政。光绪十年(1884)授漕运总督。次年改任安徽巡抚。卒于任。
清河南固始人,字子建。咸丰进士。先后授翰林院检讨、侍讲、侍讲学士。咸丰十年(1860)后,同团练大臣毛昶熙、道员张曜等人在河南同捻军陈大喜等部作战。同治十年(1871)署湖南布政使。十二年授湖北巡抚。次年调江苏巡抚。在任期间,奏请变通捐例补缺办法,截漕抚恤灾民,疏通河道,以工代赈。后署两江总督,兼江宁学政。光绪十年(1884)授漕运总督。次年改任安徽巡抚。卒于任。
444—505南朝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东)人,字文通。历仕宋、齐、梁三朝。宋末曾任南东海郡丞、建安吴兴令、尚书驾部郎、相国府记室参军事等职。齐高帝建元元年(479),为骠骑大将军豫章王萧嶷记室参军。二
1772—1853清山东东阿人,字敬修。嘉庆进士。历任知州、布政使等职。道光十七年(1837)授漕运总督,整顿漕务。十九年擢湖广总督。二十年因纵容属下滥用酷刑被劾革职,遣戍新疆。二十二年起复,以知府候
测量器具。以木槽长二尺四寸,两头及中间凿为三池,池横一寸八分,纵一寸三分,深一寸二分。前后两池相去一尺五寸,池间有通水渠,宽二分,深一寸三分。三池各置浮木,木宽微狭于池槽,上建立齿高八分,宽一寸七分。
?—884唐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黄巢弟。乾符二年(875)随巢起义。中和三年(883)驻守沙苑(今陕西大荔南),为李克用部将李存贞所败。旋与王璠攻克华州(治今陕西华县),不久为李克用等攻破,
约1587—1646明末安庆怀宁(今属安徽)人,字集之,号圆海、石巢、百子山樵。万历进士。历官行人、户科给事中。初阿附魏忠贤,与东林党人为敌。思宗即位,名入逆案,削职。后流寓南京,谋仕进。崇祯十一年(
即“郑子”。
官名。东魏高欢初起兵时,身边蓄养精于术数、风角之人,以备咨询,称馆客,非正式官职。北齐后主时置为官,召颜之推等文士为之,在京撰著。武平三年(572)立文林馆后,改称待诏文林馆。
?—约1365元末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朱元璋侄。自幼丧父,为元璋所抚养。后为将领,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以军功升至大都督。骁勇善战,平江西,功最多。曾坚守洪都(今南昌)八十五日,数却陈友谅大军
唐河南洛阳人。张说子,张均弟。娶玄宗女宁亲公主。玄宗特加恩宠,许于禁中置内宅,赏赐珍玩,不可胜数。为中书舍人,玄宗并欲任为相。天宝十三载(754),遭杨国忠谗,贬卢溪郡司马。同年召还,拜太常卿。安史之
蒙古国地方官署。管辖阿母河以西各地行政事务。太宗五年(1233)命成帖木儿为呼罗珊、祃拶答而两州行政长官,以各支宗王派驻该地的官员为副,授予敕书、牌、印,使主管财赋、刑政。十一年,擢任畏兀儿人阔里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