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
宋代司法机构之一。高宗、孝宗时,殿前司和侍卫马、步军司等三衙以及长江沿岸诸军,各设审讯狱讼机构,称为“后司”。狱讼皆由主帅判决,不经属官。光宗时,命熟悉法制的属官兼管。嘉定五年(1212),以武举人主管后司公事。
宋代司法机构之一。高宗、孝宗时,殿前司和侍卫马、步军司等三衙以及长江沿岸诸军,各设审讯狱讼机构,称为“后司”。狱讼皆由主帅判决,不经属官。光宗时,命熟悉法制的属官兼管。嘉定五年(1212),以武举人主管后司公事。
①(?—1256)元东平齐河(今属山东)人,字仲达。元太祖时,被木华黎任为齐河总管,升上千户,镇齐河。败宋将彭义斌。后任德州等处二万户军民总管。②(?—1466)明河南西华人。有膂力,人称刘千斤。正统
1189—1250南宋隆兴丰城(今属江西)人,字德夫。嘉定进士,调南安军教授。端平元年(1234),知南安县,废罢无名科敛,校对户籍,革除预借。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权右司。与起居郎方大琮、编修刘克庄、正
简称十夫。南朝宋、齐时对主人有一定依附关系之劳动者。十夫,意为相当十个夫力。《南齐书·吴达之传》载,达之“嫂亡无以葬,自卖为十夫客,以营冢椁”。此类自卖“客”,除于主家“执役”外,尚有较多“私夫庸赁”
926—968即刘钧。五代时北汉国君。公元954—968年在位。初名承钧。世祖刘崇次子,父死继位,奉表辽主,自为儿皇帝。建隆元年(960),北宋建立,原后周昭义节度使李筠起兵拒宋,向其称臣,旋筠败。他
即“北魏宣武帝”。拓跋珪 即“北魏道武帝”。
书名。宋李绘撰。二百二十五卷。已佚。
1181—1259一名李益立山。唐兀昔里氏。西夏沙州钤部(官号)。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率部降蒙古,从蒙古军克沙州、肃州。太宗七年(1235),随拔都西征,攻拔阿速灭怯思城,以功授千户,升断事官
清政府惩处八旗户下逃人之法令。为清初一大弊政。清兵入关后,八旗贵族官兵将大量俘掠人口及投充汉人,或作为家内奴仆,或安置旗地从事生产。他们备受凌虐,多离主逃亡,谓之逃人。为保证八旗贵族利益,顺治元年(1
官名。春秋战国置。掌闾府文书之小吏。《礼记·内则》:“宰辩告诸男名。书曰:‘某年、某月、某日、某生。’而藏之。宰告闾史,闾史书为二,其一藏诸闾府,其一献诸州史。”
官名。战国楚置。掌一郡行政的长官。《鹖冠子·王鈇》:“十县为郡,有大夫守焉”,“郡大夫不以时循行教诲,受闻虽实,有所遗脱,不悉以教柱国,谓之乱郡,其诛郡大夫无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