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中书门下二品
宰相职衔。唐前期以同中书门下三品为宰相职衔。大历二年(767)中书令、侍中升正二品,同三品名不复用。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冯赟为相,因平章事字犯其父名,敕改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同中书门下二品。后周显德中,枢密使吴延祚亦加此衔。
宰相职衔。唐前期以同中书门下三品为宰相职衔。大历二年(767)中书令、侍中升正二品,同三品名不复用。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冯赟为相,因平章事字犯其父名,敕改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同中书门下二品。后周显德中,枢密使吴延祚亦加此衔。
清末以来文人据高宗*容妃事迹附会而成的笔记小说中人物。
1240—1292元宛平(今北京市)人,字辅臣。世祖子真金侍从。任工部尚书,行太子位下随路民匠都总管。至元二十一年(1284),为太子家丞,兼掌储用司,主管货币出纳。二十八年,进礼部尚书,随皇孙答剌麻
书名。明吴应箕撰。二卷。记金陵琐闻,分十三目:山川、人物、园亭、官政、科举、书画、器用、交游、服色、时事、寺观、饮宴、音乐。明太祖定都金陵,成祖迁北京后,以金陵为南都,亦曰留都,故名。但所传之本,已残
官名。北魏泰常二年(417)置,与天部、东部、西部、南部、北部大人并称六部大人,处理朝廷日常政务,皆由诸公充任。下设三属官。太武帝时复建尚书省,遂罢。
太平天国诗歌集。五卷。清咸丰七年(1857)刊行。共五百首,十分之九为洪秀全所写,主要是诰谕后妃、教导军民之作。另辑有杨秀清托天父下凡、萧朝贵假天兄下凡以及根据《旧约》、《新约》的教义敷说的天父、天兄
毛南族手编竹笠。清《庆远府志》称,明代以毛南六圩(今广西环江下角)产品最佳。主要用金色的细竹篾间以黑色竹篾,编成精致的图案。
明京军组织形式之一。景泰时,于谦选精兵十万,分十营团练。英宗复位,废之。天顺八年(1464),宪宗即位,复选三大营壮勇官军十二万,分立十二营。成化二年(1466)罢,命归三大营,分一等、次等训练。三年
?—258三国时谯郡(治今安徽亳州)人,字仲若。初为西曹掾,因魏讽谋反案株连,下狱当死,曹操以其父稷为名将,赦之。太和中,出为牙门将,转庐江太守。王淩奏其贪残,曹爽以乡里故,庇护之,加冠军将军,贵宠逾
1299—1323元乌思藏萨斯迦(今西藏萨迦)人。款氏。帝师八思巴侄孙。仁宗延祐二年(1315)立为帝师,历仁宗、英宗、泰定帝三朝。死于大都。
官名。侍中例以士人充任,若以中官(宦官)充任,则称中侍中。北魏孝文帝时,文明冯太后宠任宦官,大者任令仆,小者任卿守,以宦官为中侍中,盖始于此时。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二品上。北齐置中侍中省,掌出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