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叙南等处蛮夷宣抚司

叙南等处蛮夷宣抚司

亦名叙州等处宣抚司。元至元十三年(1276)于叙州(今四川宜宾)置,辖叙州、马湖二路。叙州路领宜宾、庆符、南溪、宣化四县及高、富顺二州;马湖路领长宁军及戎州。所属还有上罗计长官司、下罗计长官司、四十六囤蛮夷千户所以及诸洞、处、寨蛮夷官。其地相当于今四川宜宾地区、泸州市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部。

猜你喜欢

  • 府君

    ①太守尊称。汉代及魏晋太守自辟僚属如公府,因尊称太守为府君。《后汉书·华佗传》:“广陵太守陈登忽患匈(胸)中烦懑,面赤,不食。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汉碑亦多有之。②唐以后,不论爵秩,子孙尊其

  • 乌承恩

    ?—758唐张掖(今属甘肃)人。平卢军使乌知义子。开元中,与族弟承玼皆为平卢先锋,沉勇果决,号辕门二龙。后为冀州刺史。至德元载(756),史思明部围信都(今河北冀州),降叛军。次年,乘机劝思明降唐。后

  • 孟孝琚碑

    东汉著名碑刻。1901年出土于云南昭通白泥井梁堆(汉墓)之前,后移昭通城内,现存昭通第三中学。碑上端残缺,残高1.33米,宽0.96米。文共十五行,现存二百五十余字。隶书。碑两侧有龙、虎纹,下有龟纹。

  • 东山赵先生文集

    即“东山存稿”。

  • 北方

    商代方国。武乙、文丁时期卜辞有“辛亥卜,北方其出”(《甲骨续存》下第七百五十五片)。此即西周时邶之故地,在今河北易县涞水、涿州一带。或说此北方乃泛指商王朝北地的方国。

  • 道正司

    官署名。管理道教事务之机构。元代始设于各州,掌理道人词讼。凡遇道士与百姓发生词讼,则与地方官府共同处理。长官为道正。洪武十五年(1382)亦置于各州,掌钤束一州之道人。长官仍为道正。清沿明制未改。

  • 萨宝

    官名。为梵语音译,亦译为萨甫、萨保。北齐置,属鸿胪寺典客署,京邑置二员,诸州置一人。管理境内波斯商人及掌祆教(琐罗亚斯德教)祠宇祭祀。隋代雍州萨保视从七品,诸州有波斯人二百户以上者置,视正九品。唐代为

  • 格鲁派

    藏传佛教教派之一。“格鲁”,藏语音译,意为善律。明永乐七年(1409),青海藏族僧人宗喀巴在帕竹地方政权支持下,在拉萨举行大祈愿法会,同年又在今西藏达孜县境内建甘丹寺,创立此派。此派以噶当派教义为基础

  • 达札路恭

    即“达扎路恭”。

  • 长社

    本春秋郑长葛邑,相传后因社庙树木猛长,改名长社。在今河南长葛市东。战国为魏邑。《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三十三年(前274),“客卿胡阳攻魏卷、蔡阳、长社,取之”,即此。秦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