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龙镇
唐方镇名。宝应元年(672)设,以幽州节度使兼卢龙节度使,治幽州(今北京西南)。参见“范阳节度使”。
唐方镇名。宝应元年(672)设,以幽州节度使兼卢龙节度使,治幽州(今北京西南)。参见“范阳节度使”。
本战国齐邑,陈仲子隐于此,自称於陵子仲。西汉置县,为都尉治。治今山东邹平县东南。西汉以后皆属济南郡。东汉建武中为侯国,封侯霸子显于此。不久复改为县。南朝宋永初后废。
书目名。南朝齐王俭撰。四十卷。七志为:《经典志》,纪六艺、小学、史记、杂传;《诸子志》,纪今古诸子;《文翰志》,纪诗赋;《军书志》,纪兵书;《阴阳志》,纪阴阳图纬;《术艺志》,纪方技;《图谱志》,纪地
战国时齐国人。齐宣王时曾为相。齐宣王五年(前315),燕国发生内乱,太子平、将军市被攻子之,他曾劝齐宣王乘机伐燕,燕必破。次年,齐宣王以助太子平为名,派章子将五都之兵会同北地之众伐燕,大胜。燕人立太子
官署名。清顺治十八年十二月(1662)郑成功收复台湾,于澎湖岛置澎湖安抚司,管辖澎湖及其周围诸岛。康熙二十二年(1683)郑克塽降清后废。别设巡检,雍正五年(1727)改置澎湖厅。
书名。清严如熤撰。二十二卷。作者曾参与镇压乾嘉之际苗民起义。事后据档案文书及川黔志乘,辑成此书。分舆图、村寨、险要、道路、风俗、师旅、营汛、城堡、屯防、述往、要略、传略、艺文、杂识等十四门。资料丰富,
官署名。明置。掌收养犊、牛、太牢、少牢,供祭祀之用。隶太常寺。明洪武三年(1370)设神牲所,置廪牲令、大使、副使等,四年革。洪熙元年(1425)复设,更名牺牲所,置吏目一人,从九品,典掌文移。
见“广仁城”。
藏传佛教噶举派塔布噶举系帕竹支系下八小支系之一。南宋淳熙七年(1180),帕木竹巴弟子达垅塘巴·扎希贝(1142—1210)在今西藏林周达垅地方建达垅寺,创立此派,此派即因寺得名。元代为卫藏十三万户之
官名。西汉时常遣中郎将使匈奴,称匈奴中郎将。元帝以后虽遣使频繁,身分仍为使节,事迄即罢。东汉建武二十六年(50)遣中郎将段郴等使南匈奴,授南单于玺绶,令入居云中,始置使匈奴中郎将以监护之,因设官府、从
书名。南朝宋刘义庆撰。一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