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左卫
渤海国十卫之一,相当唐十六卫,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一人。
渤海国十卫之一,相当唐十六卫,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一人。
土司名。明洪武五年(1372)改元赤溪湳洞蛮夷长官司置。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废。长官张姓。治今贵州锦屏县,居民有苗族、侗族。
南宋丈量田地、重定税额的措施。绍兴十二年(1142),李椿年言经界不正十害,朝廷遂命其措置,设措置经界所。先行于平江府(治今江苏苏州),后推广至大部分地区。其法:(一)打量画图:召集保正、保长、田主及
职衔名义。西汉置,加此衔者得参预评论及决定尚书政事,以同时加予数人,故称“分”。三国吴亦置。
苹(蘋);1082—1153宋福州福清(今属福建)人,后徙吴(今江苏苏州),字信伯。平江守臣孙祐荐其学行,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尝上书谓“人心广大无垠,万美皆备”,认为鬼神“是阴阳之功用,非世所谓
西晋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字安期。弱冠知名。惠帝永宁初,为骠骑参军。八王之乱时,避难南下,迁司空从事中郎。东海王越镇许,以为记室参军。迁东海太守,政尚清净,不为细察。寻去官,至建邺(今江苏南京
唐高祖、太宗时置公廨本钱,为诸司办公费用,以诸司令史主之,号捉钱令史。每司九人,补于吏部,岁满授官。一度废置。高宗以后改以典史主公廨本钱。参见“捉钱”。
官名。亦称尚符玺郎中。属符节令。汉代以郎官而掌符玺,故名。《汉书·霍光传》:“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后汉书·百官志》:符节令属官有尚符玺郎中四人。本注曰:“旧二人在中,主玺及虎符、竹符之半者。
官名。辽国史院置。其下有修撰、修国史官,负责编写国史。非常职,无品秩。
1628—1655清太宗第五子。顺治元年(1644)封多罗承泽郡王,随豫亲王多铎攻大顺军及南明军。五年从英亲王阿济格征姜瓖。八年晋和硕承泽亲王,掌兵部事,预议政。后掌宗人府事。
?—768唐柳城(今辽宁朝阳)胡人。世事契丹,守营州,善骑射,多智数。为安禄山、史思明部将。宝应元年(762),降唐,仆固怀恩表为幽州、卢龙节度使,封武威郡王。后乘仆固怀恩反唐,吐蕃入扰,与魏博田承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