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

梵文Dvadasangapratityasa-mutpada的意译。亦称十二缘起。佛教名词。“三世轮回”的基本理论。因缘,指原因、条件。佛教认为,人生的现世存在为前世因缘的结果,同时又成为来世的因缘,如此循环不尽;世人如不求解脱(求佛),将永生永世处于“轮回”之中。佛教把人生“轮回”的过程规定为十二个环节,称“十二支”或“十二有支”,即:(1)无明,指前世的盲目无知;(2)行,指由无明而引起善恶行为;(3)识,指因前世的行引起转世托胎时的心识;(4)名色,指由识引起在母体内构成的精神(名)和肉体(色);(5)六处,指由名色的发展而引起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感觉器官;(6)触,指出胎后由于六处引起同外界事物的接触;(7)受,指由触而引起的苦乐等感受;(8)爱,指由受引起渴爱、贪爱、欲爱等;(9)取,指由爱引起对外界事物的追求;(10)有,指由取引起人生的一切世俗思想行为;(11)生,指由有而引起来世之生;(12)老死,指由生引起老死。以上(1)(2)为前世因,引起今世果,即(3)至(7);(8)(9)(10)为今世因,引起未来果,即(11)(12),因此又称“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二重因果(现在、未来)”。

猜你喜欢

  • 省试

    ①即“礼部试”。因由尚书省礼部(唐开元以前由吏部)主持,故名。②即“乡试”。因分省举行,故名。省陌 又称省钱。见“钱陌”。

  • 律历(曆)志

    纪传体史书中记载一个朝代乐律和历法内容的篇章。《史记》中有《律书》和《历书》,至《汉书》合称《律历志》。此后,《后汉书》、《魏书》、《晋书》、《隋书》、《宋史》等均有《律历志》。在《旧唐书》、《新唐书

  • 投下

    元代诸王、驸马、勋臣所属的人户。词源于辽之头下,元代称投下,或作头项,蒙古语称爱马。元太祖建蒙古国,将被征服民分赐给诸弟、诸子、驸马、功臣;后用兵中原和西域,又将俘虏带回草原,作为各自的私属,形成若干

  • 鸟纹

    古代青铜器纹饰。纹形作鸟侧面。多有长尾,头或作前视,或作回顾,有的头上有上翘或下垂的冠。其中歧冠大尾的一称凤纹。盛行于商至西周。

  • 孔门弟子列传补编

    书名。清末张承燮撰。一卷。以《史记》为主,参以《孔子家语》,旁采《礼记》、《左传》、《孝经》等书,间加考证而成。收孔门弟子共八十人。有光绪二十七年(1901)刊本。

  • 寿安王

    辽代封爵。会同二年(939)耶律述律(穆宗)受封。

  • 杨起隆

    一作杨起龙。明末清初京师(今北京)人。康熙十二年(1673)底,乘三藩乱起,诈称“朱三太子”,聚集八旗奴仆、佃户,约期起事,建元广德,部众称中兴官兵。旋被人告发,仓卒与清军激战,部众多死伤,乃潜逃外地

  • 石工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司玉下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石工下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

  • 徐敬业

    ?—684即李敬业。唐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东北)人。李勣(徐世勣)长孙。袭爵英国公。嗣圣元年(684),坐事由眉州刺史贬柳州司马,与魏思温、骆宾王等失意官僚会于扬州。时值高宗去世,武后临朝,废中宗为庐

  • 王岩叟

    岩(巖);1044—1094北宋大名清平(今山东高唐西南)人,字彦霖。嘉祐六年(1061)举明经科第一,调栾城主簿。熙宁中,韩琦留守北京,辟管勾国子监,又辟管勾安抚司机宜文字,监晋州折博、炼盐务,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