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文Rupadharma的意译。佛教名词。与“名法”相对。指一切能变坏、且有形质、互为障碍之物。因其有显现的功能,故以“色”名之。包含“四大”(地、水、火、风)、“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境
一作辟耳山(《国语·齐语》)。在今山西平陆县西北。《史记·齐太公世家》:齐桓公曰:寡人“束马悬车,登太行,至卑耳山而返”。
1388—1414明宗室。太祖第二十四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封郢王,永乐六年(1408)就藩安陆(今湖北钟祥)。谥靖。无子,封国除。
南朝梁武帝置。治新兴县(今属广东)。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辖境相当今广东新兴县地。宋属广南东路。元至元十六年(1279)升为新州路,十九年复为州。属江西行省广东道宣慰司。明洪武二年(1
古族名。西晋时,分布于今山西西北部。以尔朱为姓。从事畜牧业。十六国时,投靠拓跋部。北魏时受拓跋珪调遣,参与征战。后聚居于南秀容(今山西岚县南部)。每有征讨,契胡均供应马匹、粮食作为军用品。至公元六世纪
?—前238战国时楚国国君。公元前262—前238年在位。名元,一作完。楚顷襄王之子。为太子时质于秦,后得黄歇之助,自秦逃归即位。以黄歇为令尹,号春申君。楚考烈王五年(前258),从赵平原君门客毛遂言
官名。将军名号。南朝梁普通六年(525)刊正将军名号时置,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九班。陈沿置,拟八品,比秩六百石。
?—1310元回回人。赛典赤·瞻思丁第二子。初以世臣子备宿卫,世祖善其应对,累授同知河南宣慰司事。有善政。大德元年(1297),迁云南行省右丞,一切病民之政,悉革而新之。豪民规避徭役,往往投充王府宿卫
唐时漠北回纥英武威远可汗磨延啜长子。至德二载(757),率骑四千援唐,肃宗宴接,命天下兵马大元帅广平王李俶与之结为兄弟,与唐将仆固怀恩为先行,克西京长安。复与郭子仪联兵,大破史思明叛军于新店,进复东京
1599—1645明末清初山东临清人,字昆山。初于辽东同后金作战获罪,后为总督侯恂赏识,由士卒超擢副将,率兵援辽,有战功。旋奉调入关镇压农民起义,久与李自成、张献忠战于豫楚,升总兵,扩军至数十万。后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