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京师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

学校名。清同治元年(1862)七月恭亲王奕訢等奏请在北京设立,以培养翻译人才为主要目的。隶属于总理衙门。初仅设英文馆,次年增设法文馆和俄文馆,将乾隆时所设俄罗斯文馆并入,后添设德文馆、东文馆。六年设算学馆。教习多为外国人。学生专取正途人员包括举人和恩、拔、副、岁、优贡生,及出身于此的五品以下京外各官,以三十岁为限。素常讲求天文、算学,愿入馆学习者,则不限年纪。学制八年。以外语作必修科,各国地理和史地、代数学、化学等课程分途讲求。礼拜休业时添习汉文或试作论策、翻译照会。考试分月课、季考、岁考。每三年大考一次,优者授以官,劣者降革留馆。校务初由提调主持,另有副提调、教习、助教若干。后设总教习,丁韪良任是职近三十年。学生人数始为十人,渐增至一百二十人。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同文馆解散,二十八年定议并入京师大学堂。

京师同文馆

猜你喜欢

  • 慧文

    一作慧闻。东魏、北齐间人,俗姓高。北方禅师。据《续高僧传·慧思传》:“禅师慧文,聚徒数百,众法清肃,道俗高尚。”他从《大智度论》“三智实在一心中得”,又从《中论·四谛品》因缘所生法,即空、假、中一偈,

  • 伪史

    史书分类名目之一。东晋十六国时期,各少数民族首领及汉族割据势力建立政权,称王称帝,各设史官,撰修国史。南朝梁阮孝绪作《七录》,把这种史书称为伪史。《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志》均沿用之,列为史

  • 元太宗

    1186—1241即窝阔台。元太祖第三子。1229年,由蒙古各兀鲁思汗拥戴即位,称合罕。始立朝仪,颁札撒(法令)。次年,定诸路课额,置十路征收课税使。七月,率师攻金。五年,命撒礼塔侵高丽。六年,联宋军

  • 脱欢答剌罕

    即“脱欢②”。

  • 毕懋康

    明末人。崇祯八年(1635)著《军器图说》,介绍自生火铳即燧发枪形制。使射击操作更为方便可靠,提高射击速度及精度,与欧洲燧发火器研制使用在年代上相距不远。但当时其著述未能引起重视。直到康熙时,才有人制

  • 石宣

    ?—348十六国时后赵人。羯族。石虎子。初拜使持节、车骑大将军,封河间王,镇冀州。建武三年(337),石虎杀太子邃立其为太子。五年领大单于,主持朝政。九年讨鲜卑斛穀提,斩首三万级。执政期间,荒淫暴虐,

  • 左鹰扬卫

    官署名。即左武卫。唐光宅元年(684)改为此称,神龙元年(705)复名左武卫。

  • 叫歇

    又称叫帮。“歇”为吴语“停止”之意,“叫歇”即罢工。清代康熙中期以后,苏州等手工业工人集中之城市,陆续发生叫歇事件,要求增加工银、改善劳动条件,但均告失败。

  • 枢密副使

    官名。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改崇政院副使置,宋初因之,于枢密院置。详“枢密院”。

  • 宫亭湖

    原专指今江西星子县东南鄱阳湖的一部。因湖旁庐山下有宫亭庙得名。后亦泛指彭蠡湖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