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切韵
西夏文音韵书。编纂于西夏早期。现存四种写本,皆残。其中一本有西夏皇帝序,序言表明在汉、吐蕃韵书影响下,参照西夏文韵书《文海宝韵》编成。分韵表、韵图两部。韵表名为“九音显门”,纵行为韵,横列为声,依九品音分类,每类一表。韵图名为“众漂海入门”,自右而左,以声分为唇、舌、牙、齿、喉五格,上下分为九栏,前四栏分别为开合口清音,五、六两栏为来日音,七、八两栏分别为平、上声韵的代表字。是研究西夏语音的重要著作。
西夏文音韵书。编纂于西夏早期。现存四种写本,皆残。其中一本有西夏皇帝序,序言表明在汉、吐蕃韵书影响下,参照西夏文韵书《文海宝韵》编成。分韵表、韵图两部。韵表名为“九音显门”,纵行为韵,横列为声,依九品音分类,每类一表。韵图名为“众漂海入门”,自右而左,以声分为唇、舌、牙、齿、喉五格,上下分为九栏,前四栏分别为开合口清音,五、六两栏为来日音,七、八两栏分别为平、上声韵的代表字。是研究西夏语音的重要著作。
西汉汝南(治今河南上蔡东南)人,字次公。治《公羊春秋》,博通善属文。宣帝时,举为郎,官至庐江太守丞。昭帝始元六年(前81)征郡国贤良文学,询问民间疾苦,皆对请罢盐、铁、酒榷、均输,御史大夫桑弘羊与之辩
亦名吴、攻吴、干、邗。古族名、国名。其来源:一说为周太王二子太伯、仲雍后裔;一说为荆蛮;一说与越人同族。分布于今江苏南部、安徽南部和浙江北部,建都于吴梅里平墟(在今江苏无锡境),称故吴。春秋后期,迁于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荣禄在保定莲池书院改建而成。拟取各属举贡生监入学,分班肄习,课以经史及普通科学。二十八年四月开学,设总办(后改称监督)一人,主持校务;总教习一人,掌
金碑刻。承安四年(1199)立。记述道士曹清身世并道教在金源传布情形。碑原在今黑龙江阿城东南松峰山太虚洞(金称金源乳峰古洞),现藏黑龙江阿城市文物管理所。
常被水浸渍的低洼田地。潢有“下处”之意。古代因地势低洼,或近渠道,为水浸渍的土地,统称潢田。一说乃靠潢水灌溉的田地。
明福建上杭人。畲族。成化十四年(1478),领导上杭畲、汉人民起义,为右佥都御史高明所镇压。
黎语称沃伐,意为穷人。旧时黎族中因破产或受迫害,而依附于*龙公的贫苦农民。两者关系确定,须经订立契约性质之砍箭仪式,并送龙公以牛只、铜锣及酒肉,邀全村宴饮,从此世代相承。每年有一定义务为龙公无偿服劳役
即“莫耶”。
即今河南社旗县南青台。《资治通鉴》:唐元和十二年(817),李愬讨吴元济,“遣方城镇遏使李荣宗击青台城,拔之”,即此。
官名。三国蜀置,尚书郎官名。亦作右选部郎。与左选郎、吏部郎同掌官吏铨选。见《三国志·蜀志·杨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