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丞
官名。三国吴置,隶中书令,可参议国政,权任颇重。
官名。三国吴置,隶中书令,可参议国政,权任颇重。
1427—1502明江西广昌人,字廷秀,号椒丘。景泰进士。历官南京礼部主事、刑部侍郎等。曾助原杰招抚荆、襄流民六万余户。孝宗即位,迁南京刑部尚书。弘治元年(1488)进刑部尚书。四年遭忌受排挤致仕。著
亦作郰、鄹。本邾国都,春秋为鲁邑。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孔子父叔梁纥曾为陬邑大夫,《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梵文Aryastangikamarga 的意译。亦译八品道、八圣道。佛教名词。指实现佛教理想所应遵循的八种途径或方法。具体内容是:正见,对佛教“真理”四谛的正确见解;正思维(或正志),对四谛等教义的正
488—545一作皇偘。南朝梁吴郡(治今江苏苏州)人。少好学,师事贺玚,尽通其学。曾任国子助教、员外散骑侍郎。治《三礼》、《论语》、《孝经》。为学略于名物制度,多以老、庄之旨发挥经义,表现出南朝经疏之
三国魏元帝年号(260—264)。凡五年。
又称《滇粤陆路通商章程》或《中法天津协定》。援《中法会订越南条约》订立的不平等商约。光绪十二年三月二十二日(1886.4.25)由清政府全权代表李鸿章与法国驻华公使戈可当(M.G.Gogordan,1
太平天国在安徽枞阳镇召开的军事会议。(1)清咸丰六年(1856)十一月,因清军围攻桐城甚急,太平军守将李秀成派人向陈玉成求救。陈、李在枞阳会商解救桐城的计划,即先由李秀成回守桐城正面,陈玉成引军东进,
明代匠户家子弟。征入内府各监局学艺,艺成为匠。军匠中亦有,月支米五斗,成年后即为正式军匠。
1082—1149金燕京(今北京)人,字公美。辽天庆进士。补右拾遗,转史馆修撰,累迁乾文阁待制。入金,加卫尉卿,知制诰。天会四年(1126),出使高丽,次年,迁翰林侍讲学士,改礼部尚书,监修国史。熙宗
官名。金代置。设于河渠之处。隶属都水监。掌河防。秩从七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