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邑名。春秋郑地。在今河南扶沟县西南,临洧水。《左传》成公十七年(前574):“公会尹武公、单襄公及诸侯伐郑,自戏童至于曲洧”,即此。西汉置新汲县。
周代铜矛之一种。车战五兵之一。《考工记》曰,其柄长二丈四尺。为兵器之长者,用于车战。
宋代军事通信的一种保密方法。约军中之事为四十余条,如“请弓”、“请箭”、“请添兵”、“请移营”等,以旧诗四十字(字不得重复),依次配一条,作为暗号。军事行动前由主将编排,只限少数将领掌握。传令与通信时
战国时楚国封君。为楚顷襄王近臣。大夫庄辛曾对楚顷襄王说:“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见《战国策·楚策四》。
朝仪。属嘉礼。包括朔望起居礼及早、午、晚朝等。其仪式简于大朝会之仪。宋制:每日一朝。两省官及文武百官赴文德殿,东西相对立班。以宰臣一人押班,闻传不坐,则再拜而退。明洪武初定于初一、十五日,皇帝皮弁服御
408—453南朝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字阳源。元嘉中,初为彭城王刘义康司徒祭酒。临川王刘义庆好文学,请为咨议参军。官至太子左卫率。太子劭杀父自立时,以不从劭行动被杀。孝武帝追赠侍中、太尉,谥忠
在今江苏南京市清凉山南,直秦淮河口。东晋咸和三年(328),苏峻据建康,陶侃率舟师讨之,屯兵于此。义熙六年(410)卢循兵泊蔡洲,刘裕在此筑垒屯守。
1603—1674一作王弘祚。明末清初云南永昌(今保山)人,字懋自,一字玉铭,号思斋。明崇祯举人,官至户部郎中。明亡,降清。顺治二年(1645)仍授户部郎中,以谙习掌故,主修《赋役全书》。十五年书成,
1884—1971福建厦门人,原名连才,别号思明洲之少年。新加坡华侨。早年经商,愤清廷腐败,遂倾向革命。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苏报案”起,以新加坡华侨团体名义致电驻沪英领事,反对引渡章炳麟、邹容
官名。唐垂拱元年(685)改中尚方令置,为中尚署长官,员二人,从七品下,掌供郊祀圭璧及皇帝器玩。开元十八年(730)省为一人,升为从六品上。北宋虽存其名而罕除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