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王岗遗址
河南西南部古文化遗存。在淅川县城南下王岗村北。1971年开始试掘,文化层厚约2—4米,包含新石器时代晚期到西周的不同文化层,而以龙山文化堆积层最厚,遗迹、遗物最丰富。这里揭露出仰韶、屈家岭、龙山三种文化的叠压关系,不仅证明三者之间的时间早晚,而且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发展变化关系,对研究中国江汉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变化,及其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历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西南部古文化遗存。在淅川县城南下王岗村北。1971年开始试掘,文化层厚约2—4米,包含新石器时代晚期到西周的不同文化层,而以龙山文化堆积层最厚,遗迹、遗物最丰富。这里揭露出仰韶、屈家岭、龙山三种文化的叠压关系,不仅证明三者之间的时间早晚,而且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发展变化关系,对研究中国江汉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变化,及其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历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即“李弘⑤”。
官名。麴氏高昌国祠部长官,职掌同尚书。
战国时魏国人。魏惠王子。魏惠王二十九年(前341),齐、魏马陵之战,魏军败,太子申被虏。三十一年,魏惠王更立他为太子。惠王卒,子襄王立。见《史记·魏世家》。据此,魏襄王应为公子赫,但《世本》则以魏襄王
见“乌揭”。
古代驿站使用的专车。供高级官员乘坐用。
算学术语。(1)又称为较。表示减法运算的结果。包括两数相减或两图形之差。《九章算术·均输》:“令末重减本重,余即差率也。”刘徽注《九章算术·勾股》:“高多于广六尺八寸为勾股差。”(2)表示多少不同的数
裕固族的自称。
古代丧服名。五服之一。其服用粗麻布制成,因服缉边,故称“齐衰”。服期有三:一年者是孙为祖父母,夫为妻,称“齐衰期”;五个月者是为曾祖父母;三个月者是为高祖父母之丧。参见“五服”。
书名。南宋陈思撰。二十卷。著录古代石刻,以《元丰九域志》中的京府州县为纲,凡石刻地理可考者,按各路分别编排,未详者编于书末,附各家跋语考证。是当时著录石刻之书内容较丰富的一种,保存了很多已佚资料。
官名。唐贞元十四年(798)置,二员,从二品,以崇禁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