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陕西诸道行御史台

陕西诸道行御史台

官署名。元朝监察机构。简称西台。成宗大德元年(1297)四月,由云南诸路行御史台改立,治奉元路(今西安市),辖汉中、陇北、四川、云南四道监司。设官同江南行台。下辖察院,置监察御史二十员。


官署名。元置,为御史台的分司机构,简称西台,设官品秩同内台。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始置云南诸路行御史台,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移云南行台于京兆,称陕西行台,而云南改设廉访司。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罢。次年复立,统汉中、陇北、四川、云南四道肃政廉访司而受内台的节制。定置大夫一人,御史中丞、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各二人。直辖机构有察院,品秩同内察院,有监察御史二十人。

猜你喜欢

  • 就谷监副监

    官名。唐朝将作监就谷监次官,置一员,从七品下。

  • ①百官通称,相对民而言。②战国后期指秩位较低的官员。秦汉分长吏、少吏。一般秩位在四百石至二百石者为长吏,百石以下为少吏。历代沿称。明清称衙署房吏书办无俸禄而供事于官者。清朝分京吏、外吏两类,京吏有供事

  • 二千石郎

    官名。尚书省二千石曹长官通称。三国魏始置,资浅者亦称郎中,资深者可转侍郎。秩四百石,六品。西晋沿置,东晋康帝、穆帝以后罢。北魏复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郎为从五品中,郎中五品上; 二十三年皆

  • 西库

    官库名。唐置,属左藏,见“左藏署令丞”。

  • 雍氏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沟渎浍池水利的禁令。《周礼·秋官》: “雍氏,下士二人,徒八人”,“掌沟、渎、浍、池之禁,凡害于国稼者,春令为阱擭沟渎之利于民者,秋令塞阱杜擭,禁山之为苑泽之沈

  • 诸吏

    官名。西汉置,为加官,属中朝官。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诸吏得举法·东汉省。官名,汉置,为加官的一种,凡加此官号者得出入禁中,常侍左右。诸吏可举劾百官,并与左、右曹平分尚书奏事。《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 都坐

    北魏、北齐时尚书省的议事场所。《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二年》: “宗爱方用事,威振四海,尝召百官于都坐(胡之省注: 魏有都坐大官。魏之都坐,犹唐之朝堂也。或曰都坐尚书。都坐即唐之政事堂)。”

  • 北河总河

    见“直隶河道总督”。

  • 制使

    天子的使臣。《续玄怪录》:“制使之行,呵斥风生,舟船不敢动。”

  • 骑部曲督

    官名。西晋置。《晋书·朱伺传》: “(朱伺)转骑部曲督,加绥夷都尉。”参见“部曲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