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陆军部左侍郎

陆军部左侍郎

官名。清末陆军部之副长官。光绪三十二年 (1906) 设,军阶副都统,正二品,特简。与陆军部右侍郎共佐陆军部尚书管理陆军行政事宜。宣统二年(1910),改称陆军副大臣。

猜你喜欢

  • 法部参议厅

    官署名。清末法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审定各司重要事务,纂修条例,调查中外法制,撰拟章奏文电,办理律师注册等。置左、右参议各一人,参事二人等。

  • 乐部

    官署名。北周始置。西魏、北周春官府原设司乐,周武帝保定四年(564)改为乐部。掌演乐事,以乐部中大夫主其事。后代多废不置,其演乐事分属太常寺、太乐署等机构。清朝置,乃特设之机构。掌管大祭祀、大朝会的演

  • 昭信中郎将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 (196—220) 中孙权置。领兵。吕岱自督军校尉迁此。见《三国志·吕岱传》。官名,三国吴置,掌领兵征伐或驻守。《三国志·吴书·吕岱传》:“会稽、东冶五县贼吕合、秦狼等为乱,(孙)

  • 捧日军

    北宋军名。见“上四军”。

  • 柱下令

    官名。《汉书·高帝纪》记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王恬为柱下令。此柱下令恐即为侍御史的别称。参见“柱下史”。

  • 铁路督办

    官名。清末各官办铁路行政长官。品秩不等。光绪十七年(1891),筹筑关东铁路,始置,由直隶总督兼充。嗣后龙州等路亦置。掌司该路筹建事宜。

  • 行后府

    官署名。“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的简称。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始置于北京,设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等官,与五军都督府同。后在此基础上置行在五军都督府,永乐十八年除“行在”字。洪熙元年(14

  • 总统府军事处

    北洋政府总统府内部机构。掌总统府侍卫之事。设侍从武官长、副官长、侍卫武官、政治顾问、军事顾问、军事咨议。

  • 众议院法典委员会

    北洋政府时期第一届国会众议院常任委员会之一。设委员长一人,理事一人或数人;委员,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设三十七人,七年(公元1918年)减为二十五人。掌审查法典事项。

  • 调查法权筹备委员会

    外交部直属机构。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十二月八日公布《调查法权筹备委员会章程》成立调查法权筹备委员会,以为美、日等八国政府代表前来考察中国司法现状,调查法权作筹备工作。委员会以出席调查法权会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