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长秋监

长秋监

官署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内侍省置,设令一员、少令一员、丞二员,并用士人; 改内常侍为内承奉,置二员,给事为内承直,置四员,并用宦者; 罢内谒者官; 领掖庭、宫闱、奚官等三署,并参用士人; 后又置内谒者官。唐高祖武德四年(621)改名内侍监。


官署名。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炀帝改内侍省为长秋监,置令一人,正四品;少令一人,从五品;丞二人,正七品;并用士人。改内常侍为内承奉,员额二人,正五品;改内给事为内承直,员额四人,从五品;并用宦者。罢内谒者,后又复置。领掖庭、宫闱、奚官等三署,并参用士人。唐初复为内侍省,内承奉复称内常侍,内承直复称内给事。参见“内侍省”。

猜你喜欢

  • 奏事章京

    官名。清朝外奏事处之职官,亦称 “奏事官”。额设六人,其中内务府司员兼充四人,各部院司员派充二人。掌传递外廷章奏。

  • 太子备身左右

    官名。太子左、右内率属官。隋朝置八员,正七品,掌供奉弓箭,侍卫东宫。炀帝大业三年(607) 改名主射左右。唐朝复名备身左右,玄宗开元(713—741)中与太子千牛备身并为太子千牛,从七品上。东宫武官名

  • 郎君

    官名。契丹初为贵族子弟称号,其犯罪籍入者,没入瓦里,为皇室服役,称著帐郎君。入辽后,一些官衙亦设郎君官,如会同元年 (938),改南、北府及国舅帐郎君为敞史。北枢密院亦有郎君一职,还有横帐郎君等号。1

  • 三夫人

    内官合称。晋武帝设内官,以贵嫔、夫人、贵人为三夫人,位视三公。南朝宋孝武帝孝建三年(456)改以贵妃、贵嫔、贵人为之; 明帝泰始三年(467)又以贵姬代贵人。南齐高帝建元元年(479) 复晋制; 陈文

  • 符宝郎

    官名。唐高宗显庆三年(658) 由符玺郎改名,员四人,从六品上,为门下省符玺局长官。居宫禁中,掌管皇帝玺印,事简职重。中宗神龙元年(705)改名符玺郎,玄宗开元元年(713) 复旧。五代因之。北宋前期

  • 小宰相

    侍中、给事黄门事郎的别称。《魏书·王慧龙传》: “时政归门下,世谓侍中、黄门为小宰相。”

  • 支使

    官名。①唐朝节度使、采访使、观察使之属,置一人,掌分使出入,或掌表笺书翰。②宋朝即“观察支使”。官名。唐代节度使、观察使等下属官员中有支使,其职与掌书记同,有出身的叫书记,无出身的叫支使,位在副使、判

  • 鼎臣

    犹言重臣、立国之臣。《后汉书·李膺传》:“顷闻上帝震怒,贬黜鼎臣。”注:“鼎臣即(太尉)陈蕃。”

  • 兵马大元帅

    官名。北宋太祖建隆元年 (960)置,以加封吴越国王钱俶。后不设。钦宗靖康元年(1126)复置,以赵构为之,置大元帅府,掌率天下兵马,许以便宜行事。赵构即皇帝位,遂省。建炎元年(1127),罢大元帅府

  • 督盗

    见“门下督盗贼”。官名,汉置。1、为王府属吏,掌巡察防盗,察视往来人等。《汉书·武五子传》:“(昌邑王府)督盗一人,别主徼循,察往来者。以王家钱取卒,迾宫清中备盗贼。”2、“门下督盗贼”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