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长史掾史

长史掾史

官名,此为长史和掾史二官的合称。长史为官府、军府的属吏之长,战国末年秦有此官,李斯入秦即任此职。《史记·李斯列传》:“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汉承秦制,西汉时丞相、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皆置长史,为事务长官。西汉将军府也置长史,为幕僚之长。东汉太尉属官有长史,掌诸曹事。司徒、司空的属官也有长史,其职与太尉之长史类同。将军府也置长史,有的还带兵,称将兵长史。两汉边郡也置长史,为太守佐官,出领边防兵。魏、晋、南北朝多沿汉制。唐代十六卫多置长史,掌判诸曹事。

掾史:1、掾史为一官。东汉大将军府、骠骑将军府置兵曹掾史,掌兵事;廪假掾史掌廪假,相当州郡诸曹中的掾。2、掾史为二官,汉朝州郡分曹办公,掌管一曹事务的正职称掾,副职称史,泛称掾史。汉代公府也分曹办公,掌管一曹事务的正职称掾,副职称属,泛称掾属,也有掾史属并设的。见《后汉书·百官志》。魏晋南北朝多沿置。3、元代的掾史,均为掌文书的官吏,非掌一曹事务。(见《元史·百官志》。参看“长史”、“掾史”条。)《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刘苍传》:“及(显宗)即位,拜(刘苍)为骠骑将军,置长史掾史员四十人,位在三公上。”

猜你喜欢

  • 委蓝翎长

    官名。清朝职官之一种,即尚未实授之蓝翎长。

  • 东统将军

    官名。北魏初期置。明元帝永兴(409—413)初,尉诺自国部大人为幽州刺史,加此职。位在平东将军上。孝文帝古和十七年(493)改定官制后未见。见《魏书·尉古真传》。

  • 详定所

    官署名。即详定官制所。北宋神宗元丰三年 (1080) 置,掌详定改革官制事宜,设详定官制以两制兼,检讨文字以他官兼。先后制定了以阶易官的《寄禄新格》,封爵食邑之法,行守试之法,又书行移法,制授、敕授、

  • 右警巡院

    官署名。元朝置,与左警巡院合称左、右警巡二院。官员设置、职掌见“左警巡院”。

  • 文武换官

    宋代文武官员可以按相应的级别对换文武本官阶,称之为文武换官。此制始于太宗时, 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定文武换官须通过考试,诸司使副、三班使臣欲换文资者并试时务策三道, 换武职者问以边事。旋

  • 南面大王

    官名,辽朝置,为南大王院长官,分掌部族军民之政。其佐官有:知南院大王事、南院太师、南院太保、南院司徒、南院司空等。见《辽史·百官志一》。

  • 殿前都指挥使司

    官署名。即殿前司。

  • 博士祭酒

    官名。秦、西汉有博士仆射,为博士之长,东汉改置此官,秩六百石。由太常选定博士一人兼任,领诸五经博士,仍掌教授经学,备顾问应对。三国沿置。西晋为太学之长,与国子学之长国子祭酒并隶太常。东晋南朝以国子祭酒

  • 向导处掌印总统大臣

    官名。清朝向导处之最高长官。由向导处总统大臣内特简。定员一人。掌率属员,以备皇帝出巡时作前导。

  • 蕃汉二字院

    官署名。西夏景宗元昊大庆元年(1036)置,掌管与邻近王朝、民族的往来文书。汉字院(又称汉大学院)掌管与宋朝的来往表奏,中写汉字,旁列蕃书(西夏文)。蕃字院(又称蕃大学院)掌管与吐蕃、回鹘等往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