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镇抚使司

镇抚使司

官署名。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置,分领京畿、湖北、淮南、京东、京西诸镇。设镇抚使为长官,其属有参议官一人,书写机宜文字一人,干办公事二人,许长官奏辟。后废。南宋末年复置。参见“镇抚使”。


官署名。南宋置,为镇抚使的官署,简称镇抚司。南宋初,因宰相范宗尹的建议,在与金、伪齐接壤的淮南、京西、湖北等路分置镇抚使,统辖若干个府州军,并兼驻在州的知州。如赵立曾任楚、泗州、涟水军镇抚使,兼楚州知州。镇抚使掌辖区内的兵、民、财诸政,而茶盐之利仍归朝廷。其后各镇抚使或阵亡或降金或反叛,或失地,遂废。南宋末期曾一度复置。

猜你喜欢

  • 司役上士、中士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有均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掌调节核定乡遂公邑有关土地之各项赋税及力役之征。北周地官府载师中大夫所属有司役上士,正三命;司役中土,正二命。《隋书·食货志》说:“司役掌力役之政令。凡

  • 永福财用所

    官署名。元朝置,隶崇祥总管府,秩从七品。掌大承华普庆寺颜料诸物出纳。原设诸物库、永积仓,文宗天历二年(1329)合为财用所。设提领、大使、副使各一员。

  • 尚书右丞

    官名。东汉始置,为尚书台佐贰官,居尚书左丞下,秩四百石。掌授廪假钱谷,假署印绶,管理尚书台专用文具及诸财用库藏,并与左丞通掌台内庶务,保管文书章奏。魏、晋南朝为尚书省佐官,位次尚书,与左丞共掌尚书都省

  • 军监

    官名。西汉置,属大将军,为领兵之职。《汉书·匈奴传》: “使大将军军监治众等四人将五千骑,分三队,出塞各数百里。”新莽时另置十二人,行监察事,领属似有不同。《汉书·王莽传》: “内置司命军正,外设军监

  • 同知兴中府事

    官名。辽置,为兴中府的副长官,位在知兴中府事下。见《辽史·百官志四·兴中府》。

  • 旅帅

    官名。① 《周礼》夏官之属。为一旅之长,下大夫爵。郑玄注: “旅一党”,“凡军帅不特置,选于六官六乡之吏,自乡以下德任者使兼管焉。”孙诒让正义引江永说:“党出五百人为旅,旅帅下大夫,即党正也。”参见“

  • 封诊式

    战国秦结集的刑狱文书程式。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在湖北省云梦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简文共分二十五节。内容包括对官吏审理案件的要求、对案件进行调查、检验、审讯等程序的文书程式,其中包括各类案例。以供有关官吏学习

  • 户曹清吏司郎中

    官名。明永乐元年 (1403) 置。见“户曹清吏司”。

  • 利用院

    见“利用监”。

  • 红本

    ① 明朝宦官刘瑾专权之时,凡官员章疏必先具红揭投刘瑾,号红本; 然后交通政司,号白本。②明清专指用红笔批过皇帝处理意见的臣僚奏章。清制,内外题本经内阁票拟、皇帝裁决后,仍发回内阁,用红笔将皇帝选定之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