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银库

银库

官署名。① 清朝户部三库之一。顺治十三年(1656)分后库置。初归户部理事官管理,雍正元年(1723)改归管理户部三库大臣统辖。掌收各省岁输田赋、盐课、关税、杂赋、直省赃罚银用剩者及宝泉局新铸制钱,并稽其支放。设郎中一人领库事,下设员外郎,司库、大使、笔帖式、库使、经承等分理诸务。②清朝宗人府所属机构。掌银钱出纳。皇帝简派宗人府堂官和满洲大臣各一人领之。下设司官二人,笔帖式四人,供事二人。司官由府引见补授,任期三年。凡宗室养赡银及宗室、觉罗赏恤银,均由本库颁发,年终奏销。③清朝内务府广储司所属六库之一。掌储金、银、珠、玉、珊瑚、玛瑙及宝石等物。置郎中二人(兼司皮、瓷二库),员外郎三人,六品司库一人,八品司匠二人,无品级副司库二人及库使若干。库藏之出纳,按月缮折,送司核对并呈府堂奏销。④ 清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所属机构。光绪十年(1884)设。掌储存总理衙门出纳之现金。二十七年,併入外务部。


官库名。清置,为户部三库之一。掌银钱的出纳。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司库一人,大使二人,笔帖式六人,库使六人,经承二人,均由满人充任。郎中、员外郎•司库分掌本库的出纳。大使掌核各省文批,送主管官阅后,分交各库与户部各司;其办事机构为大使厅,有经承一人协助办事。笔帖式与库使掌本库档案。清制内务府广储司亦设银库,掌收储金银、珠玉、珊瑚、玛瑙及宝石等物及内务府题本。设员外郎三人,司库、副司库、司匠、库使二十二人。

猜你喜欢

  • 锦衣卫亲军指挥使司

    官署名。洪武十五年罢亲军都尉府和仪銮司,置锦衣卫亲军指挥使司;其所属有南北镇抚司十四所,有将军、力士、校尉。初为皇宫禁卫军,掌直驾侍卫。成祖夺皇位后,欲以威慑群臣,特命纪纲为锦衣卫指挥使,掌领亲军,兼

  • 禀帖

    见“禀”②。

  • 八旗官学

    学校名。清朝八旗子弟进学之处。顺治元年(1644)置。初定每旗一所。康熙五十年(1711)改为每二旗一所,雍正六年(1728)复旧。每所设助教三人,满洲二人,蒙古一人; 教习七人,满洲一人,蒙古二人,

  • 关中护军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中曹操置,统率关中所驻诸将之兵。《三国志·赵俨传》:“(俨)迁扶风太守,太祖徙出故韩遂、马超等兵五千余人,使平难将军殷署等督领,以俨为关中护军,尽统诸军。”官名,东

  • 开封府学钱粮官

    官名。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始置,掌开封府学钱粮之事。官名。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置,掌府学钱粮之事。

  • 贯城

    官署所在地名。明太祖洪武十七年 (1384)建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审刑司、五军断事官等司法部门官署于太平门外,名其所曰贯城。

  • 左街使

    官名。唐朝左、右金吾卫属官,置一员,掌分察六街徽巡,入夜则以骑卒巡行、武官暗探。

  • 南京三司使司

    官署名。辽朝置。南面官,设于南京,掌南京道财政、赋税、度支盐铁等事。与上京盐铁使司、东京户部使司、中京度支使司,西京计司合称五京计司。置使、副使、判官等职。官署名。辽置,主官为南京三司使、三司副使,属

  • 官诰院

    官署名。金朝置。属吏部。掌颁行官员的封授命令。设提举二员领院事,以吏部郎中、翰林修撰各一人充任。

  • 鸟了帅

    村落首领。《隋书东夷传流求国》:“国有四五帅,统诸洞,洞有小王。往往有村,村有鸟了帅,并以善战者为之,自相树立,理一村之事。”随之流求,即今台湾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