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钱法堂

钱法堂

官署名。清制,户部、工商均设钱法堂,掌鼓铸钱币的政令,由本部右侍郎兼管,清末废。见《清会典》户部钱法堂、工部钱法堂、《清史稿·职官一·户部、工部》。


官署名。明代以宝钞属户部,铸钱属工部的宝源局,而于各省设宝泉局,至明末,始于户部增设宝泉局,且设督理钱法侍郎。清制于户工两部都设钱法堂,各有一铸钱局。属户部的为宝泉局,属工部的为宝源局。宝泉局所铸的钱供全国经费使用;宝源局所铸钱主要供工部所管各项工程经费使用。户部钱法堂掌宝泉局铸钱事务。由户部满、汉右侍郎兼管,下设满、汉主事各一人,掌往来文移,由户部司员中派委,任期二年。内部组织分印房、案房、伙房,有经承四人分属之。工部钱法堂掌宝源局铸钱事务及验收云贵运解京城的铜铅交宝源局熔炼。由工部满汉右侍郎兼管。

猜你喜欢

  • 笃信中郎将

    官名。三国蜀置。职掌不详。见《三国志·李严传》裴松之注引诸葛亮《公文上尚书》。官名,三国蜀置,掌领兵宿卫或征伐。《三国志·蜀书·李严传》:“是臣小敏,言多增咎。”注:“亮公文上尚书曰……行左护军笃信中

  • 衙门

    官署,旧称官署为衙门,也写作“牙门”。《北齐书·宋世良传》:“每日衙门虚寂,无复诉讼者。”

  • 僧统

    僧官。北魏以法果为沙门统,其后又以师贤为僧统。唐朝废,改立僧录。见宋代赞宁《僧史略中·僧统》。

  • 祀官

    官名,泛指掌祭祀的官员。《汉书·郊祀志上》:“乃立黑帝祠,名曰北畤。有司进祠,上不亲往。悉召故秦祀官,复置太祝、太宰、如其故仪礼。”

  • 东阁大学士

    明、清大学士衔名之一。参见“殿阁大学士”。官名。明朝置。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凡上之达下,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皆审署申覆而修画,平允乃行之。凡车驾郊祀、巡

  • 州金曹掾史

    州分职吏名。北齐置,见“金曹从事”。

  • 皇太弟

    皇帝尊其弟的称谓。一般指皇帝诸弟中定为皇位的继承者。如《晋书·孝怀帝纪》记惠帝立其弟司马炽为皇太弟;《晋书·刘聪载记》记东晋列国汉刘聪即皇帝位后,尊弟北王乂为皇太弟。

  • 治礼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为春官府典命下大夫属官,后改典命为大司礼,遂隶大司礼,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改大司礼为礼部,又为礼部下大夫属官,员一人。下设治礼下士以佐其职。正二命。隋

  • 厩苑啬夫

    官名,又名厩啬夫、厩苑官啬夫,秦汉时县属吏,主马厩,掌养马。参看“厩啬夫”条。

  • 辅相

    官名。 西晋时鲜卑拓跋猗㐌置。《魏书·卫操传》:“桓帝嘉之,以为辅相,任以国事。”后置左、右辅相。指宰相。《魏书·卫操传》:“桓帝嘉之,以为辅相,任以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