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清朝内务府御茶膳房之茶房长官。初置茶饭处,设总领为长官。乾隆二十四年(1759),改总领为尚茶正、尚膳正。尚茶正,额二人,正四品,主管茶房事。又,清朝陵寝官中亦设此职,东陵、西陵,以及关外诸陵均
官署名。又称皇太子位人匠总管府,设于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秩正三品,掌皇太子怯怜口人匠造作。设达鲁花赤、总管、同知各一员,副总管二员。隶詹事院管辖。英宗至治三年(1313)罢。文宗天历二年(13
官名。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北洋政府国务院置,得代理秘书长。次年取销。
爵名。初指子爵中开国置官食封者,后仅为爵位名。食邑为县,故爵前常冠以所封县名。晋朝始置,位在开国伯下,二品; 南朝沿置,梁开国诸子位视二千石,班次之; 陈为九等爵第五等,五品,秩视二千石; 隋朝置为第
官署名。金朝置,掌交钞、盐引印造发放。设正使、副使、判官各一员。大安二年(1210),兼管抄纸纺。官署名。金置,属户部。掌监视印造并检验诸路交钞,盐引,兼提控抄造钞引纸。设印造钞引库使一人,从八品,副
满语。又作“大”。意为“头目”、“首领”。常用作官名。
官名。亦称“尚膳”。清朝内务府御茶膳房之属员。顺治元年 (1644) 设,共三十五人,隶属于总领。分掌宫内备办饮食及典礼筵宴酒席之事。雍正元年 (1723) 定授三等侍卫六人,蓝翎侍卫七人,称“饭上侍
官名,也省称五威右帅,掌助五威将班符命于天下。详见《五威将前帅》条。
西周君主称美臣子功绩或臣子自诩政绩用语。《师望鼎铭》: “王用弗忘圣人之后,多蔑历锡休。”
明清两代对会试的别称。因其试期在举行乡试的次年春天,故有此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