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都宰

都宰

官名。春秋时鲁国置。掌都邑行政的长官。《史记·孙子世家》:“其后定公以孙子为中都宰。”

猜你喜欢

  • 二十五仓

    宋代司农寺所属官仓。掌谷物廪藏之事,以供官吏、军兵禄食之用。

  • 戚宦

    外戚和宦官的合称。《后汉书·仲长统传》:“此皆戚宦之臣所致然也。”

  • 后军都督

    官名。北魏末北海王元颢置。统领后军事务。《魏书·孝庄帝纪》:“行台崔孝芬、大都督刁宣破元颢后军都督侯暄于梁国,斩之,擒其卒三千人。”

  • 行在六部

    明朝永乐迁都北京前在北京所置行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合称。十八年(1420)迁都北京后罢。洪熙元年(1425)复置,并将南京官署去掉“南京”二字,北京官署复加“行在”之称。正统六年(1441)

  • 假倭王

    王名,三国时期魏封倭国国君为假倭王。假:代理。《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正始元年,太守弓遵遣建忠校尉梯儁等奉诏书印绶诣倭国,拜假倭王。”

  • 紫微侍郎

    官名。即中书侍郎,唐玄宗开元元年(713) 改,五年复名中书侍郎。参见“中书侍郎”。官名。唐玄宗开元元年改称中书侍郎为紫微侍郎。参看“中书侍郎”条。

  • 羽林大将军

    官名。唐置,为羽林军长官。详“羽林将军”条。

  • 应天府知府事

    官名。北宋陪都应天府行政长官,以郎中以上官充任。府尹阙位时则置。

  • 大都南北两城兵马司

    即“大都路兵马都指挥使司”。

  • 州行参军

    官名。行参军本为公府官,隋初亦置州行参军,炀帝时改州为郡,改行参军为行书佐,至唐改为参军事。参见“州参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