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清朝刑部所属律例馆之属官。顺治二年(1645)设律例馆,以各部院通习法律者为纂修。乾隆七年(1742),律例馆并入刑部,仍设纂修官四人,以刑部司员兼充。掌纂修律例。光绪三十二年(1906)裁。
官名。宋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置,地位在龙图阁学士、直学士之下。
官名。清置,为都转盐运使司长官,掌督察场民生计、商民行息、水陆运输、计算里程及往返时间等;从三品,奉天、直隶、山东、两淮、两浙、广东、四川各一人。见《清史稿·职官三·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民国也置盐运
学官名。辽置掌教授县学生员、稽考学业。参见“县学”。
武官名。清代置于湘军等勇营,见“哨”。
武散官名。金始置,秩从三品中。元沿置,升秩为从二品。
官名。唐朝诸道盐铁转运等使属官,文宗(827—840)时刘茂贞曾任此职。
明代陪都之称。见“陪都”。
官吏泛称。《左传·襄公十四年》:“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以牧羊喻治民,故称。
王莽为太子置四师,俸如大夫:“以故大司徒马宫为师疑,故少府宗伯凤为傅丞,博士袁圣为阿辅,京兆尹王嘉为保拂,是为四师。”见《汉书·王莽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