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清末置,左右各一人,为理藩部的副长官。见“理藩部”。
官署名。晋朝司徒府特设属曹,位在诸曹上。南朝沿置。长官为掾。
宫官名。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员六人,七品。诸房亦置,无定员,官品同。
内政部直属机构。国民党政府设置,掌清王朝遗留的北平诸坛庙管理事务。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置为四方使者署互市监次官,一人。
官名 即“验封清吏司郎中”。
官名。太平天国朝上职官。起义之始即设。初期设三十六员,以殿前左一、殿前右二为序编次;至第十一始,去“前”字,依次类推,至殿右三十六检点止。奉命可统数军,行文称钦差大臣,总制以下皆听指挥。有功将士,常加
清代内阁内部机构。又称红本房,设于大内。掌呈递本章及题本批红。
官署名。明太祖洪武二十九年 (1396)于五军都督府分置,专掌文牍。后革。
州分职吏名。晋代凉州设置,见《彭祈碑阴》,为军议从事的异称,掌参议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