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西外宗正司

西外宗正司

官署名。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置于西京(今河南洛阳),设敦宗院,择宗室之贤者一人为管勾,掌外居宗室事务。南宋初,先移扬州,后几经迁徙,止于福州。


官署名。宋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置于西京(今河南洛阳),掌宗室之居于西京者。南渡后,先移于扬州,其后屡迁,止于福州(今福建福州市)。其设官与置敦宗院、立学校如南外宗正司之制。参见“南外宗正司”。

猜你喜欢

  • 守宫署丞

    官名。即守宫丞。

  • 宣慰司道

    政区名。元代在至元之初,行省与宣慰司平行,自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平宋以后,宣慰司降级而隶于行省,成为行省与路、州之间的承转机构。其辖区以道为名,称为宣慰司道。此种宣慰司道,全国计有十一道:(1

  • 长乐御府丞

    官名,为少府属官,佐令掌太后府库珍藏宝物。见《汉书·王莽传》,参看《长乐御府令》条。

  • 右春坊右庶子

    官名。明清置,属詹事府,用作翰林官迁转之阶。

  • 中尚食典御

    官名。北齐中尚食局长官,员二人,属中侍中省。负责皇帝的饮食事务,以宦官担任。从五品上。

  • 裹威将军

    (1)武官名。北魏与北周设置, 用以褒赏勋庸, 北魏秩从六品上,北周秩四命。(2)武散官名。隋以襄威将军为散官将军,秩正八品下。

  • 指泊所

    海关海事部理船科与港务班的洋员。见“海事部”。

  • 谪吏

    因犯罪而罚处劳役的官吏。被降职或处罚的官吏,罪轻的派往远方,罪重的充劳役。《汉书·武帝纪》:“(元狩三年)发谪吏穿昆明池。”注:“师古曰:谪吏,吏有罪者,罚而役之。”

  • 右龙虎军上将军

    官名。辽朝置,属南面官。加官,无实职。在左龙虎军上将军下。耶律合住,保宁初为右龙虎卫上将军。

  • 大保长

    宋朝乡役名。神宗时行保甲法,每五十户为一大保,设大保长一人,负责治安。后改二十五户为一大保,以大保长取代原乡役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