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行枢密院

行枢密院

官署名。辽、金、元三朝因军事需要,在地方所设临时军事行政机构,称简行院。


官署名。(1)辽置,属北面行军官。设左右林牙、参军等,掌理行军事务。(2)金置,为枢密院的派出机构,根据军事需要在地方上设立,指挥所辖区域内的军事行政。(3)元代建国之初,凡有大的征伐之事,则置行枢密院。若是大的征战之事,则只简称行院;为一方一事而设的,则称某处行枢密院;或与行省代设;在军事行动结束时即行撤销。如中统四年(公元1263年)置西川行枢密院,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置荆湖等路行院, 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置甘肃等处行枢密院。行枢密院官员的设置,可以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所置岭北行枢密院为例,有知院一人,同知二人,副枢一人,佥院二人,同佥一人, 院判二人, 经历一人, 都事二人,蒙古必阇赤四人,掾史二人,怯里马赤一人,知印一人,宣使四人。

猜你喜欢

  • 经总制使

    官名。宋置此官,掌经制东南财赋。其职事与经制使大体相同。参看“经制使”条。

  • 太子备身正副都督

    东宫武官名。北齐置,见“左右卫坊率”。

  • 阿衡

    官名。商王成汤时伊尹曾任此官。《诗经·商颂·长发》: “实维阿衡,左右商王”。一说即保衡,阿、保皆伊尹所任官名,即保育教养之官,衡则为伊尹字。见俞樾《群经平议》。晋朝为宰相尊称,或为权置之官号,号尊而

  • 药库

    见“生药库”。

  • 珍羞署丞

    官名。即珍羞丞。

  • 减资升等

    元代缩减官员升等年资的一项规定。据《元史·选举志》记载,大德九年(公元1305年)诏:“外任流官,升转甚迟,但历在外两任,五品以下并减一资。”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诏“四品以下诸职官, 不分内外,

  • 署司矢

    见“副司矢”。

  • 永宁宫

    宫名,三国魏明帝郭皇后居此宫,故为之代称。《三国志·魏书·后妃传·明元郭皇后》:“明帝即位,甚见爱幸,拜为夫人……帝疾困,遂立为皇后。齐王即位,尊后为皇太后,称永宁宫。”

  • 验封司郎中

    官名 即“验封清吏司郎中”。

  • 侍卫武官

    北洋政府总统府军事处的属官。见“总统府军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