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在户部
官署名。明永乐(1403—1424)中所置北京行在六部之一。参见“行在六部”。
官署名。明永乐(1403—1424)中所置北京行在六部之一。参见“行在六部”。
官名。明置,此官除总理粮储外,还常兼提督军务,兼巡抚。实为地方军政长官,总理军民之政。见《明史·职官二·都察院》。
见“开封左司录事”。
官署名。元朝地方监察机构。设于世祖至元六年(1269),置司于凤翔府。八年,改为陕西四川道提刑按察司,移司于京兆府,简称为京兆按察司。十六年,改为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司。
官名。北宋陪都应天府行政长官,以郎中以上官充任。府尹阙位时则置。
官名,汉置,为辞曹长官,掌辞讼事。参看“辞曹”条。
明代对生员的科考,又称决考。因此科决定生员之应否参加乡试,故有此称。
即辟雍学录。见“辟雍”。
见“军巡使”。官名。宋置,属开封府,分左右军巡判官,皆掌京城争斗的推问审判。见《宋史·职官六·开封府》。
官名。隋、唐内侍省内府局长官,皆置二员,正八品下,掌中藏宝货,给纳名数。
官名。西魏、北周春官府太祝下大夫司巫中士佐官,正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