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部郎官
膳部郎中、员外郎统称。
膳部郎中、员外郎统称。
官名。(1)清代后期中央及地方均有临时设置的机构,其主管官若身份特高,称为督办。(2) 北洋政府设置,一为省军政长官,即“军务善后督办”或“督办军务善后”的简称。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陆续由督军改
官名。见“民部中大夫”。
宋朝太学考试名。又称月校。由本学长官自出题考试,朝廷不另差考官。神宗元丰二年 (1079),令太学外舍生每月私试一次,每年公试一次,合格者补内舍生。武学、律学、医学等亦有私试,试法与大学相类。宋代学校
官名。唐末五代置。百官从东西上閤门入殿庭,以其承传旨意。五代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令别定其名。
见“十猛将军”。
官名。北洋政府设置,见“京畿卫戍司令部”。
官名。十六国南凉置。职掌不详。见《晋书·秃发傉檀载记》。
北齐时封孔子的后裔为恭圣侯。
监狱名,又名掖庭狱。详“掖庭狱”条,参看“掖廷”条。
官名合称。“师”是官名。春秋时宋国有父师、少师,掌赞导。《尚书·微子》“父师少师”注:“告二师而去纣。”也指左师和右师。《左传·襄公九年》:“二师令四乡正敬享。”注:“二师,左右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