绫锦院副使
官名。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置,分东、西二使,简称绫锦副使,为绫锦院次官。后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属东班诸司使。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七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改从七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废东绫锦院副使,西绫锦院副使换为医官阶官保和郎。金为绫锦院副长官,秩正九品。
官名。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置,分东、西二使,简称绫锦副使,为绫锦院次官。后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属东班诸司使。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七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改从七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废东绫锦院副使,西绫锦院副使换为医官阶官保和郎。金为绫锦院副长官,秩正九品。
官署名。 北齐置, 设都尉。 管理母牛之牧养。隶太仆寺驼牛署。
官名。北齐置。见“河东局”。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直属于参谋总长,掌管国防经费的领取、发放、保管等业务。设局长一人,中将级;副局长一人,少将级。局内分设三处,处下设科。处长、副处长均为少将或上校级,科长为上校级。
参见“太子宫正”。
即“安徽清吏司郎中”。
官名。宋置,掌河渠之事。《宋史·河渠志一》载: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十二月诏“以……殿中丞李仲昌提举河渠,……勾当河渠事杨纬同修河决”。
官名,也称行参军。1、掌参议军事。三国蜀丞相府置,丞相统军出征时,以他官兼任此官,掌参议诸军府之事。其后,晋、南朝、北魏、北齐公府、将军府、州府也置,不署曹,员额不定。隋朝王府、卫率府、州府置,员
满语官名。武职。汉译为“御前侍卫”。
官名。即常平令。
官名。西魏、北周秋官府蕃部中大夫掌交上士佐官,正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