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管河道

管河道

官名。明朝于河南省置。为本省布政使佐官左右参政、参议及按察使佐官副使、佥事的分道之职,以其中一人担任,专管黄河防汛、水利诸事务。


专职道员名。明清时设置。明代布政使司左右参政与按察使司副使有以管理河务为专职者,称为管河道。清代在与河务有关的地方亦设管河道,为河道总督的属官,分管河务。其中直隶有管河道五人,山东、河南、江苏管河道各二人。其中专任者有直隶永定河道(驻固安),山东运河道(驻济宁)、江南淮徐河道(驻徐州)及淮扬河道(驻淮安)四人,其余都由当地巡道兼。到光绪年间,仅留直隶永定河道为专任,其余各道,先后归地方巡道兼管。

猜你喜欢

  • 译经院

    官署名。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 (980)下令营建,七年建成,中设译经堂、润文堂。八年,改名传法院。掌翻译佛经。宋代掌译佛经的译场。太平兴国五年,诏令在太平兴国寺大殿西建译经院,中为译经堂,东序为润文堂

  • 舟工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司水中大夫属官,员一人,主舟船运输。下设舟工下士以佐其职。正二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罢。

  • 右神策军上将军

    官名。辽朝置,为南面官。加官,无实职。在左神策军上将军下。

  • 威海卫管理专员

    官名。国民党政府设置,见“威海卫管理公署”。

  • 诸园贵人

    汉朝住在各园离宫的贵人,位次皇后,金印紫绶。详“贵人”条。《后汉书·皇后纪》:“又诏诸园贵人,其宫人有宗室同族若羸老不任使者,令园监实覈上名,自御北宫增喜观阅问之,恣其去留,即日免遣者五六百人。”

  • 九虎将军

    王莽所封的九位杂号将军,因都以虎名,故称九虎将军。《汉书·王莽传》:“莽拜将军九人,皆以虎为号,号曰九虎。”

  • 御史大夫

    官名。①秦始皇始置,位仅次于左、右丞相,辅佐丞相处理全国政务,权重而秩尊。西汉沿置,仍为丞相副贰,秩中二千石,与丞相对称“二府”、“两府”,协调处理天下政务,而以监察、执法为主要职掌,为全国最高监察、

  • 司士参军事

    官名。唐高祖武德(618—626)初改司士书佐置,掌津梁、舟车、舍宅、百工众艺之事,三都、六府各置二员,为士曹长官,正七品下; 上州各置一员,从七品下; 中州各一员,从八品下。宋朝无职掌,用为特恩授士

  • 掌制

    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掌之一,属尚工(唐改尚功)局。员二人,从九品。唐改正八品,属尚功局。为司制、典制之佐,协掌裁缝衣服之事。宋、金悉如唐制。明永乐(1403—1424)后归其职于宦官。

  • 右扶风丞

    官名,汉置,为右扶风的副贰长官,佐右扶风行其职事。参看“右扶风”条。